表达无人能超越的成语:鳌头独占、并驱争先、超群绝伦、独一无二、鹤立鸡群、兼资文武、举世无双、绝伦逸群、空前绝后、空古绝今、前无古人、首屈一指、天下第一、未有伦比、无与伦比、无出其右、独占鳌头
1、鳌头独占解释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例句我国目前蚕茧总产量已超过了日本,国际蚕丝市场上,我们已鳌头独占了。《新华文摘》1987年第5期
2、并驱争先解释指竞争高下。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例句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蠃并驱争先。鲁迅《坟·春末闲谈》
3、超群绝伦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例句陈景润在数学上的贡献说明他数学才能超群绝伦。
4、独一无二解释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例句赢了钱,便大把的赏人;输了钱,无论上千上万,从不兴皱眉头: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
5、独占鳌头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例句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
6、鹤立鸡群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例句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九回)
7、举世无双解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
例句这么大的钻石,真是举世无双。
8、绝伦逸群解释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明·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例句无
9、空前绝后解释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出处《宣和画谱》:“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例句祖孙三代倒做了三朝元老,真可以算得“空前绝后”的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
10、前无古人解释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例句二者皆句语雄峻,前无古人。(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二)
11、首屈一指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例句此校确系美国之首屈一指,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
12、天下第一解释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后汉书·胡广传》:“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
例句毛泽东《实践论》:“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13、无出其右解释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出处《史记·田叔列传》:“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汉书·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如见与语,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
例句此二方专治一切肿毒,初起者速服速消,已溃者亦能败毒收口,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回)
14、无与伦比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例句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魏巍《东方·归来》)
15、兼资文武解释兼资:兼有。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16、空古绝今解释古来不曾有过,今世也不会再有。指自古以来是独一无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这人真是经天纬地之才,空古绝今之学。”
表达无人能超越的词语:未有伦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