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麻雀样子的成语:夯雀先飞、拊髀雀跃、鸿鹄之志、欢呼雀跃、罗雀掘鼠、门可罗雀、雀跃欢呼、鸦雀无声、鸦雀无闻、鸦默雀静、掩目捕雀、掩眼捕雀、燕雀不知鸿鹄志、燕雀岂知鸿鹄之志、一无所获、以珠弹雀、得不偿失
1、得不偿失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2、鸿鹄之志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
3、欢呼雀跃解释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例句我国女排又夺取了世界冠军的消息传来,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4、罗雀掘鼠解释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出处《新唐书·张巡传》:“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例句快饿死者,罗雀掘鼠,粮食罄尽,转为沟瘠是也。(严复《有如三保》)
5、鸦雀无声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句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鸦雀无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6、鸦雀无闻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出处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句仔细再听,外面鸦雀无闻,不但并无炮声,连报喜的也不见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7、掩目捕雀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例句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2卷:“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
8、以珠弹雀解释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9、一无所获解释一无:全无。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例句无
10、门可罗雀解释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例句僮奴婢媪皆散,不半载,门可罗雀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
11、鸦默雀静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出处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例句贺老师说完了,三个人鸦默雀静地戳在路灯底下。(陈建功《找乐》第五章)
12、掩眼捕雀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同“掩目捕雀”。
出处《魏书·尔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例句无
13、夯雀先飞解释夯:同“笨”,愚钝;雀:山雀,麻雀。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14、燕雀不知鸿鹄志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15、拊髀雀跃解释拊:拍击;髀:大腿。拍打着大腿,像雀儿欢跳一样。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在宥》:“鸿蒙方将抚髀雀跃而游。”
例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
形容麻雀样子的词语:雀跃欢呼、燕雀岂知鸿鹄之志
词语解释
1、雀跃欢呼: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