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幼稚的成语:不经世故、冲弱寡能、儿童之见、憨态可掬、憨状可掬、娇娇痴痴、骄儿騃女、口尚乳臭、年少无知、年幼无知、乳臭未干、三折其肱、世故人情、书生气十足、天真烂漫、忘其所以、愚不可及、字若涂鸦、白面书生、朽木不可雕
1、憨状可掬解释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例句他那憨状可掬的样子让人发笑
2、骄儿騃女解释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
出处明·文征明《耕渔轩倡酬名迹序》:“间有所存,其不为骄儿騃女为覆瓿之资者几何矣。”
例句无
3、口尚乳臭解释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出处《汉书·高帝纪》:“是口尚乳臭,安能当吾韩信?”
例句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吾尚在湖南,见其少年子弟,口尚乳臭,目不识蟹文。”
4、忘其所以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例句朱自清《莱茵河》:“不觉忘其所以,连船带人都撞碎在岩上。”
5、愚不可及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处《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例句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提问——“往哪里去?!”(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
6、不经世故解释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例句无
7、天真烂漫解释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出处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例句他的性情又是那样天真烂漫,笃实敦厚。(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8、朽木不可雕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例句无
9、白面书生解释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出处《宋书·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例句雪儿呵,偏则把白面书生奚落。(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二出)
10、乳臭未干解释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例句这些故事,作为闲谈来听听是不算很坏的,但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乳臭未干的吉呵德。(鲁迅《且介亭杂文 难行和不信》)
11、儿童之见解释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
出处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
例句明 方孝孺《读三略》:“其愚陋无识特儿童之见耳。”
12、憨态可掬解释憨态:质朴,形容天真而显傻气。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天真而显单纯,毫无心机的样子充溢在外,很招人喜爱。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也作“憨状可掬”。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例句马戏团的小丑们非常憨态可掬。
13、三折其肱解释肱:手臂。指多次折断胳臂,在治疗过程中,就能逐渐变成了一个好医生。比喻处事遭受挫折多,就会富有经验,而成为这方面的行家。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例句他因常年有病,对于用药是很熟悉的,甚至也能开个草药方,这真的是“三折其肱”了。
14、年少无知解释年纪轻,不太懂事。
出处不是哟,他年幼无知,纵有些不是,也不该将他打的这样。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十二回
例句老舍《赵子曰》:“欧阳那个人,据我看,是个年少无知的流氓。”
15、字若涂鸦解释涂鸦: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比喻书法拙劣、幼稚
出处唐·卢全《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16、年幼无知解释年纪小,不懂事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8回:“太祖怜他年幼无知,因封为归命侯,赐以居第,在南京城里,随廷臣行礼朝谒。”
例句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章:“我那时年幼无知,又却不过情面,一时把不住主意。”
17、娇娇痴痴解释幼稚而天真可爱。故作娇痴之态
例句她装出娇娇痴痴的样子,想引起他的注意
关于自己幼稚的词语:冲弱寡能、世故人情、书生气十足
词语解释
1、世故人情:为人处世的道理。
2、书生气十足:比喻政治上糊涂,看问题单纯、幼稚,书呆子气很足。
3、冲弱寡能:冲弱:幼小。幼稚而缺乏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