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激烈音乐的成语:长歌当哭、晨钟暮鼓、重振旗鼓、大张旗鼓、峨峨洋洋、高歌猛进、歌舞升平、黄钟毁弃、黄钟瓦缶、黄钟大吕、紧锣密鼓、金声玉振、金鼓齐鸣、扣人心弦、鸣金收兵、轻歌曼舞、四面楚歌、瓦釜雷鸣、偃旗息鼓、引吭高歌、莺歌燕舞、钟鸣鼎食、钟鼎人家、一鼓作气、旗鼓相当
1、晨钟暮鼓解释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出处唐·李成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例句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宋·欧阳修《庐山高》诗)
2、大张旗鼓解释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例句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3、峨峨洋洋解释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
出处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句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于水,鱼潜鸟举亦不知。宋·苏轼《山坡阤行》
4、黄钟毁弃解释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例句噫!鼠辈邸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么,毒害乃尔。(清·汇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5、金鼓齐鸣解释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出处《吕氏春秋·不二》:“有金鼓,所以一耳。”
例句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枕地,一路都是火把。(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回)
6、金声玉振解释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出处《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例句金声玉振,寥亮于区寓。(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
7、紧锣密鼓解释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出处刘绍棠《狼烟》:“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例句在一阵紧锣密鼓之后,一项新的计划终于出台了。
8、扣人心弦解释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出处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例句体育馆里,一场扣人心弦的排球比赛正在进行着。
9、鸣金收兵解释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例句见孙安勇猛,卢先锋令鸣金收兵。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
10、旗鼓相当解释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例句单说何孝先自办此事以来,居然别开生路,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11、轻歌曼舞解释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一折:“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清歌妙舞,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
例句梵呗圆音,竟将为轻歌曼舞所“加被”,岂不出于意表也哉。(鲁迅《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
12、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例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3、偃旗息鼓解释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例句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偃旗息鼓,卷包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14、一鼓作气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句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15、引吭高歌解释引:拉长;吭:嗓子,喉咙。放开嗓子大声歌唱。
出处晋 张华注《离经》:“搏则利嘴,呜则引吭。”
例句她们引吭高歌的时候,曳声很长,抑扬起落。(叶圣陶《醉后》)
16、莺歌燕舞解释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例句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
17、钟鸣鼎食解释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例句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18、钟鼎人家解释富贵宦达之家。同“钟鼎之家”。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例句无
19、长歌当哭解释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出处汉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例句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20、高歌猛进解释高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出处郭沫若《衷心的祝愿》:“一定要牢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
例句中国的体育健儿正再接再厉,高歌猛进。
21、歌舞升平解释升平:太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之初,天下诵而歌舞之。”汉·张衡《东京赋》:“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例句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22、重振旗鼓解释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侬欲重振旗鼓,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
例句我深信我们在这样挣扎苦斗中所获得的极可宝贵的经验,对于将来重振旗鼓的《生活日报》是有很大的裨益的。邹韬奋《经历》五九
23、黄钟大吕解释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出处《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例句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24、瓦釜雷鸣解释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出处《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例句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那瓦釜雷鸣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25、黄钟瓦缶解释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公平,靡不服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