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写一个关于安全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写一个关于安全的成语:安如磐石、安定团结、安室利处、安若泰山、长治久安、固若金汤、计出万全、谨慎小心、金石之计、居安思危、立国安邦、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曲突徙薪、人人自危、乳间股脚、泰然处之、亡羊补牢、治国安邦、安不忘危、防微杜渐、刚愎自用、警钟长鸣

1、安不忘危

解释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礼,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例句何小姐是从苦境里过来的,如今得地身安,安不忘危,立志要成全起这份人家,立番事业。(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2、安如磐石

解释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例句他的公司的权威地位安如磐石。

3、安室利处

解释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例句她很想有安室利处以栖身

4、安若泰山

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出处《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例句夜宿丈人之馆,安若泰山。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

5、防微杜渐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例句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6、刚愎自用

解释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例句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7、固若金汤

解释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出处《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例句大沽口的炮台,如能得他允许保护,固若金汤。(高阳《胭脂井》)

8、计出万全

解释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出处《汉书·晁错传》:“帝王之道,出于万全。”

例句不过这种事情,其势已迫,不能计出万全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

9、金石之计

解释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出处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10、居安思危

解释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例句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11、立国安邦

解释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例句圣朝卿相,一个个忠君上,立国安邦,扶持万载山河壮。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

12、安定团结

解释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出处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例句王朔《橡皮人》:“在这片‘安定团结’的城市夜景后面,我同时注意到街道屋檐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的那些黑影。”

13、平安无事

解释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例句我把选书的九十几两银子给了他,才买回这个东西来,而今幸得平安无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14、人人自危

解释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例句满京城的戚畹、勋旧和缙绅们为着李国瑞的事人人自危,家家惊慌。(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

15、亡羊补牢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例句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亡羊补牢,可称晚悟。(章炳麟《与孙思昉论时事书》二)

16、长治久安

解释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出处《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例句社会的物质产品丰富,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7、曲突徙薪

解释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例句曲突徙薪广恩泽,愿亟靖海安天骄。(清·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同张樵野丈龚蔼人丈作》)

18、泰然处之

解释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例句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19、治国安邦

解释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例句无

20、乳间股脚

解释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出处《庄子·徐无鬼》:“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

21、谨慎小心

解释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例句邓小平《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

22、平平安安

解释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8回:“令兄还在丁公馆里,和丁成同榻宿了一宵,平平安安的回来。”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4章:“少平少安,平平安安!这玉厚还会起名字哩!”

写一个关于安全的词语:警钟长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