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家里花开的成语:百花争艳、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出水芙蓉、繁花似锦、桂子飘香、含苞待放、华而不实、花团锦簇、花红柳绿、良辰美景、鸟语花香、亭亭玉立、万紫千红、五彩缤纷、月夕花朝、争奇斗艳
1、百花齐放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例句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百花齐放,各具风格。
2、出水芙蓉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例句如果用出水芙蓉来形容这个女孩的容貌,一点也不过分。
3、月夕花朝解释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则待要爱纤腰,可便似柔条,不离了舞榭歌台,不俫更那月夕花朝,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例句元·郑德辉《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一折:“空误了幽期密约,虚过了月夕花朝,天缘配合,有分煎熬。”
4、含苞待放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例句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含苞待放,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5、花红柳绿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例句史见那郊园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九回)
6、华而不实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例句做工作要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华而不实,夸夸其谈。
7、花团锦簇解释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自余是什么亲拟,将有限身心向无限中用,……。若无恁么事,饶你攒花簇锦,亦无用处。”
例句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团锦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8、良辰美景解释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处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例句虚度了丽日风和,枉误了良辰美景。(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
9、鸟语花香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例句春天一到,公园里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
10、万紫千红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例句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
11、五彩缤纷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例句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峻青《地下水晶宫》)
12、争奇斗艳解释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例句尤其令邓幺姑神往的,就是讲到成都一般大户人家的生活,以及妇女们争奇斗艳的打扮。李喆人《死水微澜》一
13、百花争艳解释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出处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例句北方的夏天绿树成荫,百花争艳。
14、姹紫嫣红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例句公园里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一片春天的景象。
15、亭亭玉立解释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例句花型小,比起亭亭玉立的荷花远逊。(郭沫若《百花齐放·睡莲》)
16、繁花似锦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处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例句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
17、桂子飘香解释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例句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诗:“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