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雨有关的故事
雨的印记我喜欢雨。因为这透明的液体可以洗去人们烦躁不安的心绪,能洗去田间嫩绿脸上的皱纹,能洗去闷热无助的空气,让所有灰尘都回归大地的怀抱,能让所有的生命重新焕发往日的光颜,让沉沦与机械性做作的人们能安静的享受这上天带给我们的奇迹; 雨好美丽。看着一颗一颗的水珠落在玻璃窗前,轻盈的划过留下一条条舞动着的曲线。呵呵,它也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这美好世界的眷恋呢,可是谁能知道她的印记呢?; 其实,雨最眷恋的当属风。风轻盈的时候,如同和雨在呢喃,娇小的雨只能羞涩绵绵的随风舞蹈,和风一起舞蹈,飞到哪儿都是那样的温馨、甜蜜;风狂啸的时候,如同想要和这世界说有的万物在抗争。它愤怒着、咆哮着,丝毫不把任何东西放在眼里。而雨依然执着的随风而去,风到哪里,雨就到哪里。风的疯狂、风的无情、风的冷漠,致使雨越来越大,越来越无助,越来越凄凉寒冷。风是千变万化、喜怒无常的,但雨却依然一直的跟随。它知道,风总有一天会累的,会停下奔波的脚步,会安心的呆在有雨的世界里的,所以它一直等待; 因此,我喜欢淋雨,喜欢聆听风和雨的故事,任其拍打在身上、脸上,让久久不断的丝丝寒意涌上心头,感受雨的清纯,风的洒脱。所有的悲欢离合顿时烟消云散,清醒的头脑也会明白许多想不通的道理。; 风吹着湿漉的秀发,点点滴滴,如同岸边的垂杨柳,尽情的欢歌舞蹈。它明白了雨的付出,雨的期盼,它放弃了远行的追逐,放弃了随波逐流的生活。它安静下来,它要为雨安静的呆下来……而我的故事,真实的属于我自己的故事,又有谁来倾听?我的风,又几时可以明白雨的泪痕……
二、有什么关于雨的典故?
鱼与雨一
传说中的鱼飞行在千年午夜的时空,独自在深邃的天幕里飘行,夜夜凝望不变的星空,简单而快乐地生活了一个千年又一个千年。
依然午夜时分,似有无数晶莹的星光从鱼的身侧划过,落在鱼的身上,扰醒了沉沉的睡梦,这是一场温柔清凉的雨,鱼义无反顾地跃入,身体立即被雨水包裹起来,鱼在雨中时而徜徉、时而潜行、时而跃起,溅起点点迷醉的水花,在午夜的时空闪耀着淡蓝的光。
雨因鱼的搅动也活跃起来了,将鱼儿包裹得更紧:鱼儿在雨中游得更欢,鱼与雨在千年的际遇里相恋在空中。
鱼生于无尘的午夜时空,而雨必将流落大地。
雨对鱼说:“天空是我短暂的停留,虚幻偶然的情爱,却要必然的别离”
鱼对雨说:“你的怀抱已足够宽阔,有了今生的畅游,我便永生的跟随”
二
传说中的鱼是随雨从天上落下来的。雨与鱼的浪漫故事成了千年流传的寓言。
雨与鱼快乐地生活着,可雨担心鱼过得不够舒畅,于是,雨用千年营造了河流。
雨与鱼快乐地生活了千年,雨想河流是否太窄了。于是,雨又用万年营造了湖泊。
雨与鱼又快乐地生活了万年,雨又疑虑湖泊太小了。于是,雨又用亿年营造了海洋。
可在这千年、万年、亿年的时光中,雨渐渐失去了闪耀的灵性,成了世俗平淡的水。
雨黯然地对鱼说:“我用耗尽一生的努力希望给予完美,可我却丢失了自己”
鱼流着泪对雨说:“你那无尽的的温柔早已融在我心底,泪水就是你的影子”
可雨不愿让鱼流泪,鱼于是带着雨一起寻找那失落的地方。
于是,鱼总是逆流而行,用亿年游出海洋,用万年游遍湖泊,用千年游过河流,鱼与雨的故事又有了新的流传。
三
鱼与雨那巡回的路上,却是一路的艰难一路的坎坷,行进于朝露和暮风中,夜宿于寒露和清月下;匍匐于沼泽,潜行于冰川,飞跃过深涧,穿越过瀑布。
雨说:“原来爱也会成为负累,为爱离开也许是我唯一的选择”
鱼说:“可离开了你我看不到自己,也便失去了生命的所依。”
雨说:“可要找回曾经的样子,必要经过前世今生的炼狱,所以我要独自离去”
鱼说:“如果别离已成必然,那么我就在曾经落下的地方等着你我轮回的重逢。”
随后,雨在晨起的霞光里随着弥漫的水汽闪着微蓝的光依依消隐而去。
鱼也从此开始了对雨的千年守望。
于是,总是在天空阴郁的时候,看到鱼期待着雨的降落,将头幽幽探出水面的情景!
四
为了那轮回的重逢,鱼夜夜守候在沉睡如水的鱼的身侧,白日则继续前行寻找那失落的地方。
雨离开鱼后,则将失落在河流、湖泊、大海中的点点灵光收集着、汇聚着,让他们随着晨起的水汽上升到空中,再次凝结成了晶莹清凉的雨。
而鱼在那艰难的前行中,渐渐强壮了腰肢,矫健了双翼,丰美了鳞甲,终于在一个午夜的梦中,成了一只会飞的鱼。
于是鱼飞到天上与雨在他们曾经相遇的重逢。雨激动地紧拥着鱼,鱼欢畅地穿梭不停。
回到天上的鱼与雨看到了自己的来世与今生。原来雨是鱼前世的泪水,今世的雨却要化成水成为鱼的依托,来生鱼便成了水的精灵。
雨说:“原来我不是雨,我只是为你而生的水”
鱼说:“我也不是鱼,我是为你而活的精灵。”
从此,鱼与雨一起找到了他们失落的地方,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着。鱼水情深的典故也就流传开来了。
五
前世流泪的爱情鱼
这是一只为爱寻找的鱼,从清晨游到黄昏,从一万年前寻到今朝。
她不曾在路边的磐石上,做过一次短暂的停留,歇息一下疲劳的双脚,让自己能够安静的接受属于自己的阳光和雨露,在自己舒适的星空下,任自己喜欢的歌声随风飘洒……
只是在那世俗的洪荒,有着太多的灰尘。任凭她中苦苦地找寻,也不曾瞥见那无尘之爱情。
无边无际的绝望使她忍不住流下了泪,一滴孤独地藏在鱼的身上已万年,溶解了鱼所有苦痛的泪,孤独的泪水,流出了一世的艰辛。流远了她内心的深处的寂寞。
却是万年后的一次回头,她看到了无数个泪滴里的流泪的鱼的影子,被泪晶莹地包裹着,泛着清幽的波粼。
原来流出的泪便是寻找的爱情的泪滴……
三、古代有关雨的故事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女娲背靠大地、怀抱青天,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她头枕着方尺、身躺着准绳,当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时,便给予疏理贯通;当逆气伤物危害百姓积聚财物时,便给予禁止消除。
到这个时候,天清平地安定,人们睡时无忧无虑,醒时弃智无谋;或以为牛,或以为马,随人呼召;行动舒缓沉稳,走路漫无目的,视物若明若暗;膧朦无知天真幼稚与天道万物和协,谁也不知产生缘由,随意闲荡不知所归不求所需,飘惚不定没有目标。到了这时,野兽毒蛇全都收敛藏匿爪牙、毒刺,没有捕捉吞食的欲念。考察女娲的丰功伟绩,上可以通达到高天上的边际,下可以契合到黄泉下的垆土,名声流传后世,光晖熏炙万物。
女娲以雷电为车,应龙居中驾辕,青虬配以两旁,手持稀奇的瑞玉,铺上带有图案的车垫席,上有黄色的彩云缭绕,前面由白螭开道,后有腾蛇簇拥追随,悠闲遨游,鬼神为之引导,上登九天,在灵门拜见天道,安详静穆地在大道太祖那里休息。尽管如此,女娲从来不标榜炫耀自己的功绩,从来不张扬彰显自己的名声,隐藏起真人之道,以遵从天地自然。若问为何如此,因为是道德上通九天,所以智巧奸诈就无法生存。
四、关于雨的故事
未雨绸缪发音 wèi yǔ chóu móu
释义 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缮。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原指鸱鴞在未雨前,已修补窝巢。后喻事先预备,防患未然,常用此语。
出处 《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典故1 “诗经”中有一篇标题为“鸱鸮”的诗,描写一只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鸟,仍然在辛勤的筑巢,其中有几句诗:“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意思是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赶快用桑根的皮把鸟巢的空隙缠紧,只有把巢坚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后来,大家把这几句诗引伸为“未雨绸缪”,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事先准备,以免临时手忙脚乱。
典故2 武王灭纣后,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监视殷遗民,号三监。武王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父周公辅政,致三监不满。管叔等散布流言,谓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为避嫌疑,远离京城,迁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与殷纣王之子武庚勾结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周公平乱后,遂写一首《鸱鴞》诗与成王。其诗曰: “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诗有讽谏之意,望成王及时制定措施,以止叛乱阴谋。成王虽心中不满,然未敢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