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勇敢果猛的成语:扯鼓夺旗、冲锋陷阵、大勇若怯、大智大勇、蹈锋饮血、奋不顾身、兼人之勇、见义勇为、临危不惧、匹马一麾、怯防勇战、群威群胆、锐不可当、杀敌致果、身先士卒、无所畏惧、血性男儿、勇猛精进、勇往直前、勇猛果敢、勇冠三军、斩关夺隘、智勇双全、百折不挠、赴汤蹈火、挺身而出、浴血奋战
1、百折不挠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例句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2、扯鼓夺旗解释形容作战勇敢。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例句扯鼓夺旗千般勇,三停刀上血光飞。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
3、蹈锋饮血解释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例句无
4、奋不顾身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例句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5、赴汤蹈火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例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6、兼人之勇解释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出处《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例句欲差官赍礼前去,天下慌乱,盗贼生发,恐中途疏虞,你却有兼人之勇,可当此任么?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五回
7、临危不惧解释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例句方志敏烈士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8、匹马一麾解释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出处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例句无
9、怯防勇战解释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出处《梁书·冯道根传》:“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10、杀敌致果解释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例句要知道这种举动,和战士在战争时的杀敌致果,功罪是绝对相反的。(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立此存照”》)
11、身先士卒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例句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12、无所畏惧解释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出处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魏书·董绍传》
例句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3、血性男儿解释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例句无
14、勇猛精进解释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出处《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例句是僧闻言,即对佛发愿,勇猛精进,自是宴然无梦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
15、勇冠三军解释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例句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
16、勇往直前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句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17、勇猛果敢解释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18、智勇双全解释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例句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19、斩关夺隘解释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例句[红三军]一路上克服了……严重困难,跋山涉水,斩关夺隘,粉碎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消灭许多敌人。许光达等《湘鄂西和湘鄂川黔的武装斗争》
20、冲锋陷阵解释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作战勇猛。
出处《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例句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白先勇《岁除》)
21、群威群胆解释威:力量;胆:胆识。集中群众的力量和胆识。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处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例句他率领小分队和民兵,紧密配合,群威群胆,迅速扫平了威虎山。
22、挺身而出解释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例句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3、浴血奋战解释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战士们在这十五日十五夜中,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例句全班战士,个个奋勇当先,冲下山去与敌人浴血奋战。
24、见义勇为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例句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25、大智大勇解释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例句我们很佩服他在处理此事过程中所展示的大智大勇。
26、锐不可当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例句那是锐不可当,无坚不摧的。(欧阳山《三家巷》八)
27、大勇若怯解释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例句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不是要埋冤他,正深爱着他,要他藏锋敛锷,以成大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三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