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好奇心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好奇心强的成语:魑魅魍魉、打破沙锅璺到底、浮光掠影、光芒四射、好奇尚异、盘根问底、盘根究底、刨根问底、浅尝辄止、穷根究底、三豕渡河、始作俑者、顺藤摸瓜、探本溯源、天花乱坠、寻根究底、寻踪觅迹、追本求源、追本溯源、追根究底、作壁上观、打破沙锅问到底、雾里看花、走马看花、上下其手、喜闻乐见

1、魑魅魍魉

解释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例句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2、打破沙锅问到底

解释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例句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3、浮光掠影

解释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例句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4、好奇尚异

解释好:喜欢。尚:注重,喜爱。喜欢和注重奇怪特别的事物。

例句无

5、盘根究底

解释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出处郭沫若《残春及其他 牧羊哀话三》:“我失悔我不应该盘根究底,这样地苦了他。”

例句黄天明《边疆晓歌》第18章:“当各队的热心分子正在盘根究底地打听汪蔚扬是怎样逮住孔雀的,是在什么地方逮的。”

6、刨根问底

解释比喻追究底细。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例句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7、盘根问底

解释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诸事并不留心,究竟见闻不广,被小山盘根问底,今日也谈,明日也谈,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例句无

8、浅尝辄止

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例句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9、上下其手

解释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例句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上下其手一番。(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10、始作俑者

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例句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清·张潮《虞初新志·姜贞毅先生传》)

11、顺藤摸瓜

解释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

出处《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例句孙犁《我的史部书》:“读书和买书的兴趣,都是这样引起,像顺藤摸瓜一样。”

12、天花乱坠

解释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出处《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例句傅二棒锤索性张大其词,说得天花乱坠。(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13、雾里看花

解释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例句白石写景之作,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14、喜闻乐见

解释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例句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小说。

15、寻根究底

解释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例句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寻根究底。

16、走马看花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例句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种是走马看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17、追本溯源

解释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例句无

18、寻踪觅迹

解释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例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7回:“一连走了几日,各处寻踪觅迹,再朝前面望去,那些山冈仍是一望无际。”

19、追根究底

解释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出处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例句学习上追根究底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20、作壁上观

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例句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

21、打破沙锅璺到底

解释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纹。比喻追根究底

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禅,打破沙锅璺到底。”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就让姐姐装糊涂不言语,我可也‘打破沙锅璺到底’。”

22、穷根究底

解释追究事物的根底

出处巴金《秋》:“淑华穷根究底地问道:‘三爸跟你谈过什么事吗?’”

例句她穷根究底地问个没完

23、光芒四射

解释光芒:光辉;射:照射。强烈的光线向四面八方照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一回:“仔细一瞧,不是那粒晶莹闪烁光芒四射的红珠是什么?”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左宗棠那双眼睛,颇具威严,光芒四射似地,将他从头望到底。”

24、三豕渡河

解释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出处汉·蔡邕《月令问答》:“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类也。”

例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晋之史记,三豕渡河,文变之谬也。”

25、追本求源

解释本:树根。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例句我最好追本求源了

26、探本溯源

解释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出处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