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尊重别人意见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尊重别人意见的成语:不好意思、不矜不伐、不耻下问、程门立雪、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敏而好学、蓬荜生辉、谦虚谨慎、同甘共苦、以礼相待、功成不居、洗耳恭听、相敬如宾、相待如宾

1、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2、不矜不伐

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例句自觉笔势如群山起伏,连绵不断而一气呵成,说理极其酣畅,而文气不矜不伐,颇为动听。(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3、不好意思

解释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例句沾你的光了,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

4、以礼相待

解释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例句他对周围的同事从来都是以礼相待,绝无轻漫之举。

5、功成不居

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例句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

6、好为人师

解释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出处《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例句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7、骄傲自满

解释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出处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例句我们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不该骄傲自满。

8、居功自傲

解释自以为有功劳,觉得了不起。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例句居功自傲,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一种表现。

9、蓬荜生辉

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

例句谢人过访日蓬荜生辉。(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宫室》)

10、谦虚谨慎

解释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例句(1)对人要谦虚谨慎,不能粗鲁莽撞。(2)只有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已经取得的成绩。

11、洗耳恭听

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例句如此甚妙,我们洗耳恭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12、相敬如宾

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 之,敬 ,相待如宾。”

例句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13、相待如宾

解释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例句年老之后,与妻相见,皆正衣冠,相待如宾。唐·房玄龄《晋书·何曾传》

14、敏而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例句无

15、同甘共苦

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例句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16、程门立雪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例句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他还不惜自费去了趟上海,以‘程门立雪’的虔诚,感动了高龄的俞振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