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淡定从容的成语: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从容自若、临危不惧、慢条斯理、面不改色、若无其事、泰然处之、行若无事
1、从容自若解释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例句“请你数一数高家究竟有几个象样的人!”觉民从容自若地嘲讽道,仿佛他自己并不是高家的子弟。巴金《春》三十一
2、临危不惧解释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例句方志敏烈士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3、若无其事解释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例句王柬芝若无其事地闩上门,又叫她点着灯,他那双眼睛四处巡视着。(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4、行若无事解释行:行动,办事;若:好象。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
例句(1)考试不及格,他却行若无事,根本不往心里去。(2)她看到领导那种泰然自若行若无事的样子,自己也就镇定下来了。
5、从容不迫解释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例句这些人从容不迫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巴金《家》十五)
6、慢条斯理解释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例句“办事要思量是对的”,老山东慢条斯理的说,“不过有的是明摆着的事,也不要掂量。”(冯德英《苦菜花》第八章)
7、面不改色解释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我这虎头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例句(秦王)叱左右前缚(蔺)相如,相如面不改色。(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
8、泰然处之解释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例句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二章)
9、不慌不忙解释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缩了头。”
例句公路在山上盘旋,车子不慌不忙地打着圈子。巴金《旅途杂记·成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