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亲戚自私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亲戚自私的成语:爱财如命、寡恩薄义、寡情少义、寡廉鲜耻、患得患失、嫉贤妒能、假公济私、见利忘义、见死不救、见钱眼开、据为己有、利令智昏、利欲熏心、卖李钻核、如蝇逐臭、神智不清、食亲财黑、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唯利是图、惟利是图、因公假私、营私舞弊、有利可图、有己无人、自私自利、一毛不拔

1、爱财如命

解释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例句那个人极端自私,爱财如命。

2、寡廉鲜耻

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例句只为自己贪财克剥,寡廉鲜耻。(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3、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句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4、假公济私

解释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汉书·杜业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例句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六)

5、见利忘义

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句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6、见钱眼开

解释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例句现在的这位中丞,面子上虽然清廉,骨底子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

7、见死不救

解释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出处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例句周金大哥死在国民党军阀、官僚手里,你们见死不救。(欧阳山《三家巷》三一)

8、据为己有

解释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例句有的人很自私,经常把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

9、嫉贤妒能

解释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例句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

10、利欲熏心

解释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例句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

11、食亲财黑

解释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12、损人利己

解释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例句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3、损公肥私

解释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出处《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例句无

14、惟利是图

解释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例句富自何来?每见贪酷小人,惟利是图,不过使这几家治下百姓卖儿贴妇,充其囊橐,此真狼心狗行之徒!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15、一毛不拔

解释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例句沈姑娘,你也太拿老了!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象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16、因公假私

解释借公务谋取私利。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17、营私舞弊

解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耐管带一味知道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例句李厂长为人正直廉洁,从不营私舞弊。

18、有己无人

解释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虽是小事,显见有己无人,贪心不死。”

例句有己无人的处事方式没人能接受

19、有利可图

解释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例句茅盾《子夜》:“我们做公债的就此有利可图了。”

20、卖李钻核

解释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王戎卖李钻核,不胜鄙吝;成王剪桐封弟,因无戏言。”

21、利令智昏

解释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赵胜)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例句独苦国人无识者,利令智昏,则不免受其饵矣。(章炳麟《敬告对待间谍者》)

22、唯利是图

解释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例句原来这黄祸居乡,唯利是图,无恶不作。(清·颐琐《黄绣球》第五回)

23、自私自利

解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例句我么?你问我么?我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柔石《二月》二)

24、如蝇逐臭

解释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那媳妇却倒伶俐,又兼有几分姿色,看着贵儿无能力,便每日家打扮的妖妖调调,两只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例句茅盾《如何击退颓风》:“如蝇逐臭的文坛投机家正在鼓扬颓风,而态度严肃的作家则或贫病交迫不能写作,或写作了亦不能出版。”

25、神智不清

解释神智:意识。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他遍体鳞伤,呼吸微弱,神智不清,不吃不喝,只等着死了!”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杨承福一定以为自己有痰疾,神智不清,怎还肯在他主人面前竭力保荐援引?”

26、寡情少义

解释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神仙》:“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方能为神仙耶?”

27、寡恩薄义

解释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例句对于这种寡恩薄义的人,我们不要寄予什么希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