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好成语大全:饱学之士、博学多才、博学多闻、不学无术、不愧下学、不耻下问、才疏学浅、道山学海、发奋图强、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囊萤映雪、牛角挂书、品学兼优、全神贯注、调嘴学舌、闻鸡起舞、悬梁刺骨、学识渊博、一心一意、凿壁偷光、专心致志、孜孜不倦、搬弄是非、一丝不苟、秉烛达旦、钜学鸿生
1、博学多才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例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2、博学多闻解释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修身》:“多闻曰博。”
例句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
3、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4、不愧下学解释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例句无
5、才疏学浅解释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例句在下虽有此志,只是才疏学浅,年纪又轻,经练更少。(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6、道山学海解释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7、废寝忘食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例句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8、聚精会神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例句看校样时的聚精会神,就和在写作的时候一样,因为我的目的要使它没有一个错字。(邹韬奋《经历·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9、牛角挂书解释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例句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
10、囊萤映雪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例句无
11、品学兼优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例句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2、闻鸡起舞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闻鸡起舞,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3、悬梁刺骨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14、学识渊博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例句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学识渊博的一流专家。
15、一丝不苟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例句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16、一心一意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例句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17、凿壁偷光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例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18、专心致志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例句不由我不专心致志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19、饱学之士解释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
例句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张天冀《新生》)
20、不学无术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例句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21、全神贯注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例句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叶圣陶《伊和他》)
22、调嘴学舌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例句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23、搬弄是非解释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例句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24、发奋图强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句无
25、钜学鸿生解释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汉·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例句《新唐书·郑覃传》:“愿与钜学鸿生共力雠刊,准汉旧事,镂石太学。”
26、孜孜不倦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有关读书的好词语大全:秉烛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