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好听的音乐的成语
声动梁尘、游鱼出听、绕梁之音、绕梁三日、余音绕梁。一、声动梁尘
白话释义:歌声嘹亮动人
出处:《别录》:“发声尽动梁上尘。”
朝代:汉
作者:刘向
译文:歌声竟然是梁木上的灰尘都抖动下来
二、游鱼出听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出处:《琅玡代醉编》:“伯牙鼓琴,游鱼出听。”
朝代:明
作者:张鼎思
译文:伯牙鼓琴,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
三、绕梁之音
白话释义: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出处:《演连珠》:“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朝代:晋
作者:陆机
翻译: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让人思念起那弦音绕耳。
四、绕梁三日
白话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翻译: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三日都还没停止。
五、余音绕梁
白话释义:后用来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便以歌唱求食。唱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二、形容音乐的成语
1、余音绕梁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战国 列御寇《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释义:春秋时,韩国有一个善于唱歌的民间女歌手,人们都称她韩娥。 韩娥不但人长得漂亮,嗓音优美,而且在她的歌声中倾注着全部感情,因此她的歌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她唱起欢快的歌,人们跟 她一起高兴;她唱起悲伤的歌,人们跟她一起落泪。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2、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自:战国 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3、扣人心弦
解释: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出自:中国共产党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4、清耳悦心
解释: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出自: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释义:春露初霭,早晨开花始敷,文羽清嘴,飞鸣自如,如果奏琴筝而和笙竽,清了喜悦心,听的是娱乐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等
5、鸾吟凤唱
解释:意思是鸾凤鸣叫相和,比喻优美的乐曲。
出自:唐·白居易 《王子晋庙》诗:“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释义:凤鸾吟唱听没有拍,多似霓裳序曲声
三、有什么成语形容歌很好听
天籁之音美妙动听
悠扬悦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四、形容音乐好听的成语
余音绕梁:基本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拼音读法:yú yīn rào liáng
近义词组:绕梁三日、莺舌百啭、如闻天籁
反义词组:不堪入耳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