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没有颜色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没有颜色的成语:暗淡无光、黯然失色、黯然无色、斑驳陆离、参差不一、光怪陆离、黑白分明、绝无仅有、陆离光怪、陆离斑驳、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奇形怪状

1、黯然失色

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例句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秦牧《艺海拾贝·〈最后的晚餐〉》)

2、暗淡无光

解释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处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例句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欧阳山《苦斗》五八)

3、黯然无色

解释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出处清·郑燮《题画竹》:“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

例句阳光孤零零地落在街心上,也觉黯然无色。邓宁《红色故乡随笔》

4、斑驳陆离

解释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例句铜器一,器大可合抱,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斑驳陆离,瓶亦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古瓶》)

5、参差不一

解释形容不整齐或不一致。同“参差不齐”。

出处《南齐书·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例句月梅便把一叠钞票交给紫旒,紫旒接过来一点,只见汇丰的、麦加利的、十元的、五元的、一元的,乱七八糟,参差不一。清·吴趼人《近代社会龌龊史》第二回

6、光怪陆离

解释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例句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光怪陆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五回)

7、黑白分明

解释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例句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鲁迅《花边文学·奇怪(三)》)

8、陆离光怪

解释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例句则又即在立旨居陆离光怪的装饰之中,时或永被沉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小说二集序》

9、奇形怪状

解释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出处《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例句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能识?(唐·吴融《太湖石歌》)

10、五彩缤纷

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例句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峻青《地下水晶宫》)

11、五光十色

解释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出处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例句故宫珍宝馆的玻璃柜里,摆着五光十色的稀世奇珍。

12、五颜六色

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例句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五颜六色的推测来了。(沙汀《凶手》)

13、绝无仅有

解释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例句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秦牧《两代人》)

14、陆离斑驳

解释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出处清·梁廷柟《曲话》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例句重碧大赤,陆离斑驳,以其戟刺,夺人目精,艳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