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胜利的唯美成语:不败之地、大获全胜、得胜回朝、攻无不克、捷报频传、料敌制胜、旗开得胜、如持左券、稳操胜算、稳操左券、战无不克、战无不胜、直捣黄龙
1、不败之地解释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出处《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例句无
2、大获全胜解释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例句这次足球比赛,我省代表队大获全胜,载誉归来。
3、得胜回朝解释朝:朝廷。旧指打了胜仗回到朝廷去报功。现泛指胜利归来。
出处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例句以为这一吓,人家就会闭口,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了。(毛泽东《反对党史八股》)
4、攻无不克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例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5、捷报频传解释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出处徐迟《地质之光》:“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
例句在六十年代里,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徐迟《地质之光》)
6、料敌制胜解释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蠃得胜利。
出处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古戎,还师于京。”
例句明·唐顺之《三沙贼遁疏》:“臣才不足以料敌制胜,力不足以督励诸将,有负委任,罪合首坐。”
7、旗开得胜解释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例句旗开得胜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8、稳操胜算解释稳:有把握;操:掌握;胜算: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出处《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例句已逸待劳,以众御寡,可以稳操胜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9、战无不胜解释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例句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
10、直捣黄龙解释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
出处《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例句直捣黄龙君莫懈,福星高照古神州。(吴玉章《和印泉老兄“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原韵》)
11、战无不克解释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出处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
例句孟庭亲自督阵者二十余次,战无不克。前后计斩清兵及团勇二千余人。陶成章《浙案纪略·余孟庭传》
12、如持左券解释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例句无
13、稳操左券解释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例句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17章:“孔庆儒老谋深算地说,作出稳操左券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