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个字以内的成语:不见舆薪、风马牛不相及、机不可失、马到成功、明察秋毫、秋毫之末、时不再来、天下无难事、无米之炊、一去不复返、一寸光阴一寸金、英雄难过美人关、州官放火、东风压倒西风、小巫见大巫
1、风马牛不相及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例句咱们彼此其实没有丝毫关联,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郭沫若《百花齐放·杜鹃花》)
2、机不可失解释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
出处五代·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例句机不可失,这正是革命力量重新振兴之时。耿可员《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五场
3、无米之炊解释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例句无米之炊,是人力所做不到的。(鲁迅《两地书》八三)
4、小巫见大巫解释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出处汉·陈琳《答张纮书》:“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例句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比起目前这计划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茅盾《子夜》五)
5、一去不复返解释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例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诗)
6、马到成功解释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例句只要不轻敌,相信你们一定会马到成功。
7、明察秋毫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例句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8、秋毫之末解释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例句(1)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2)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谨慎,不能出错。
9、东风压倒西风解释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例句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10、时不再来解释时:时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出处《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例句事机一失,时不再来,惟望宸断。(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七回)
11、一寸光阴一寸金解释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出处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例句老师常教导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使我们懂得时间的珍贵。
12、州官放火解释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出处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13、天下无难事解释只要有决心去做,世上再困难的事也能办成
出处宋·秦观《李训论》:“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
例句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贡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智慧和生命,从事建设。‘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4、英雄难过美人关解释指英雄人物往往因迷恋女色而失去斗志,身败名裂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第一是要考一考自己,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倒要看看自己闯不闯得过这一关?”
例句王岭群《黑网下的星光》:“常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比过五关斩六将都难。”
15、不见舆薪解释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