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烛光的晚上成语:炳烛夜游、大放光明、火光烛天、及时行乐、偶烛施明、无幽不烛、相得益彰、烛尽光穷
1、炳烛夜游解释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出处三国魏·曹丕《又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
例句古人炳烛夜游,良有以也。(唐·李白《春夜宴从桃花园序》)
2、相得益彰解释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例句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的,却使它们相得益彰。(秦牧《茅台·花雕瓶子》)
3、火光烛天解释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出处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例句城里到处火光烛天,枪炮齐响,有钱的人纷纷逃难,穷若的人民水断粮绝。(老舍《吐了一口气》)
4、及时行乐解释不失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汉乐府《西门行》诗:“夫为乐,为乐当及时。”《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例句此时离行期尚远,正当及时行乐,反要伤悲,岂不将好好时光都变成苦海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5、无幽不烛解释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
出处《晋书·元帝纪》:“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猷,出自胸怀。”
例句无
6、偶烛施明解释偶:双;施:施行。两支蜡烛大放光明。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尧舜之德,譬犹偶烛施明于幽室也,前烛照之,后烛益明,非前烛昧,后烛彰也,乃二烛相因而成大光。”
7、烛尽光穷解释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出处《北史·杜弼传》:“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形容烛光的晚上词语:大放光明
词语解释
1、大放光明:发出强烈的光,非常明亮。比喻某种科研成果或学说、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