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壮士断臂这句成语的典故出自哪里?
“壮士断臂”的典故出自:
吴王阖闾即位后,听说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了卫国,并在那边招兵买马,以图伺机复仇。庆忌是当时吴国的第一勇士,传说此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吴王阖闾和伍子胥商量,决定挑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去刺杀庆忌。最后他们选定了善于击剑的要离,命他前往行刺。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要离不惜使用苦肉计,用剑斩断了自己的右臂,杀了妻子,逃到了卫国。庆忌见状,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常在左右。
终于有一天,要离找到了刺杀庆忌的良机。据说当时庆忌被要离一剑刺穿心窝,但是并没有很快死去。左右将要离捉住处死,庆忌阻止道:"想不到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刺杀我!如果杀了他,岂不是一天之内要杀死两个天下勇士吗?"于是庆忌放了要离。
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
二、英雄断腕,历史典故是什么?
楼上的楼上,真是百度高手 这句话的真正出处是出自语本《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者?为害于身也。"所以陈寿在做《三国志·魏书·陈泰传》时特意点明了“古人有言”。至于壮士解腕,和楼上匿名的这位兄弟所说的典故比较无关,因为“断臂”的典故主要是说为了成大事而甘心苦苦谋划,甚至于不惜自己的手臂而使事成。 另外关于问的典故是什么,冒昧的以为应该是《三国志·魏书·陈泰传》中说的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大将军陈泰率军进攻蜀国,蜀将姜维率军还击到魏国边境,预备攻占狄道。陈泰与邓艾汇合,邓艾劝陈泰要像壮士断腕那样放弃狄道以求自保。陈泰说服邓艾,毅然率军进入高城岭,奇迹般地给狄道解围三、壮 士断腕是啥意思?出于什么典故?
你要写议论文吧?道理论据:有的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事实论据:维纳斯 放弃了手臂才更好的诠释了残缺的美
六尺巷的故事:一封家书为修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高尔基架失火,他放弃了救那些财物,只救了书
唐明皇赐死杨玉环,放弃了美人,而得到了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