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
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五十岁后,顾炎武撰写了《日知录》。他在书中说:“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对国家的兴亡也是应该负有责任的。”直到69岁去世,他都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二、天下兴亡的后一句是什么,必有近忧的前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朝末年顾炎武的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观点,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四、天下兴亡的下一句
词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音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释义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