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中外名人励志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中外名人励志的成语:跋山涉水、东征西讨、绿林好汉、名胜古迹、千难万险、十万八千里、万里长城、文武之道、现实主义、一张一弛、章回小说、叶公好龙、一家之言

1、跋山涉水

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例句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跋山涉水,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魏巍《路标》)

2、东征西讨

解释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出处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则虽女子之众,可以当于丈夫。”

例句我为国家助成大业,擐甲执锐,垂四十年,东征西讨,无复遗恨,第恨汴京下耳!当其勉之。(《元史·木华黎传》)

3、绿林好汉

解释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出处《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例句梁山泊的英雄们劫富济贫,反抗强权,真称得上是绿林好汉。

4、十万八千里

解释形容相距极远。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行者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

例句丁玲《过年》:“说是从孙悟空那里学来的跟斗,一下可以翻过十万八千里。”

5、万里长城

解释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例句吞珪既丧,坏了万里长城,国中精锐已尽,如何是好?(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6、叶公好龙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叶公好龙毫无差别。

7、一家之言

解释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例句清 梁启超《论译书》:“皆当补译,以成一家之言。”

8、名胜古迹

解释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例句中国的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参观。

9、千难万险

解释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例句他历尽了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阔别五十年的老家。

10、文武之道

解释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例句文武之道,厥猷未坠。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11、一张一弛

解释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例句学习和工作应该有节奏,一张一弛,有劳有逸,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12、现实主义

解释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中外名人励志的词语:章回小说

词语解释

1、章回小说: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形式之一。盛行于明、清两代。全书分回标目,故事连接。宋代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具雏形。明、清时代章回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现代长篇小说也有采用章回小说形式的,如《吕梁英雄传》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