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优美成语:哀乐相生、拔类超群、拔萃出类、拔萃出群、百思不得其解、百福具臻、抱痛西河、抱瓮灌园、奔走钻营、笔削褒贬、辨日炎凉、兵不逼好、博古知今、不切实际、不劳而获、不壹而三、不幸而言中、不慌不忙、不相为谋、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肉味、不能赞一词、不舍昼夜、不能赞一辞、不识东家、不请自来、不赞一词、不赞一辞、不通…
1、拔萃出群: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2、奔走钻营: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3、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4、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5、不能赞一辞:赞:赞助;赞一辞: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7、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8、拔类超群: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9、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0、辨日炎凉: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兒童的聪明早慧。
11、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12、不识东家: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13、不壹而三:指再三;多次。
14、楚弓楚得: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15、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16、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17、成人之善:成全别人做善事。
18、迟迟吾行: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19、聪明睿智:指聪颖明智。
20、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21、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22、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23、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24、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25、对症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26、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27、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8、狗血淋头:旧时迷信说法,谓狗血淋在妖人头上,就可使其妖法失灵。后形容骂得很凶,使被骂者如淋了狗血的妖人一样,无言以对,无计可施。
29、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30、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31、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32、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33、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34、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35、哀乐相生: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36、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37、惹是生非: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38、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39、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40、投其所好: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41、徒有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42、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43、摇唇鼓舌: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44、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45、一举一动: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46、一去不复返: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47、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48、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
49、有耻且格:指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50、罪大恶极:罪恶大到了极点。
51、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52、不相为谋: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53、拔萃出类: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54、百福具臻: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55、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56、笔削褒贬: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57、不能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58、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
59、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60、出何典记:指无稽之谈。
孔子的故事优美词语:抱痛西河、不知其子视其父、不通一窍、丹赤漆黑
词语解释
1、不知其子视其父:不了解这个人但从他父亲的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2、丹赤漆黑:丹:红的;漆:黑的。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比喻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
3、抱痛西河:痛:哀痛;西河:古地名,战国魏地。原指指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丧子而哭瞎眼睛的事。后泛指死了儿子而极其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