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猴子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200字

描写猴子的成语200字:沐猴而冠、沐猴衣冠、抓耳挠腮、虚有其表

成语沐猴衣冠

拼音mù hóu yī guàn

解释同“沐猴而冠”。

出处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成语虚有其表

拼音xū yǒu qí biǎo

解释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例句表面看上去他挺精明的,可实际上却是虚有其表,什么事也办不好。

成语沐猴而冠

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例句那些肥头胖脑的绅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着西洋礼服,其实都是资本家的走狗。

成语抓耳挠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解释挠:搔。抓抓耳朵,搔搔肋帮子。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例句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