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心之官则思是唯物主义思想?
首先要明确一点,基础性的问题“心之官则思”其实是一个成语
先给你复制一段,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都是复制,这只是一个需要了解的背景,打个基础而已,在此基础上我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成语心之官则思
解释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出处主谓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释义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意思是脑筋的作用就是思维。 寓意:要你勤思考,多学习。
古人所说的“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心脏是两个概念。孟子认为,耳目是不会思考的器官,因此,不能光用眼睛看、耳朵听。那样做很容易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心”是思考的器官,对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要多想一想。只有经过思考,才会有心得体会,才会透过事物的表面而深入理解它的实质。懒于思索,不肯思索,是绝对不能有所得的。 我把人的思索比喻为唱机。人如果思索,唱机就转动起来,外在物——唱片和笔形唱针,就相互摩擦产生音乐。不转(不思索),就不会有美妙的音乐、生命的乐章。
另外有必要了解唯物主义。百度名片:
唯物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想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在这两个基础上,才能开始我的回答。
由此看来,“心之官则思”其实就是“心的意义在于思考”。这看起来其实是一个唯心主义思想,但你已经把这个归于唯物主义了,那我就只能顺着这种模式阐述原因了(哲学从无对错之分,除非已经给哲学强加了意识像政治哲学的答案就是唯一的。)
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还能将“心的意义在于思考”这一观念纳入到“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思考的对象了。思考的对象如果是物质,那么就是物质决定意识,决定“心”,决定思考,决定“心之官”。最终,思考物质(唯物主义)就是“心之官则思”了
希望帮到你
感谢百度百科
二、心之官则思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寓意:要你勤思考,多学习!!三、心之官则思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查询资料有些说是主观唯心有...
“胸有成竹”是因为“心之官则思。
因为古人把“心”当作是想事记事的器官,曰“心之官则思”,能“容事”、“容人”、能“明”、能“行船”的不是肚子,而是“心”,而“心”在胸部,所以历来又有“胸怀宽广”、“胸有成竹”、“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及“胸怀狭隘”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