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哀莫大于心死什么意思

一、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是什么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的意思是:

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一般的悲伤不能超过无声的悲伤。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在这里对心的理解可以是人的思维器官,孟子:"心之官则思”,这里把“心”理解为思想或观念,那么庄子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因为庄子主张自由自在的活。

扩展资料: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成语示例:

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巴金《家》二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庄子·外篇·田子方

百度百科---哀莫大于心死

二、“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一般的悲伤不能超过无声的悲伤。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春秋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

原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译文: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性是善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三、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啊

哀莫大于心死是一句汉语成语,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读音: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示例: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经死了。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打扰你们。”

扩展资料:

“哀莫大于心死”出自于《庄子》,《庄子》的成书过程如下: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庄子》除内八篇外都是后人所作。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又发展了新说。

他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批判哲学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庄子全书以超越精神、博物审美、批判思维为其特色。

成玄英云:庄子“内篇明于理本,外篇语其事迹,杂篇明于理事。内篇虽明理本,不无事迹;外篇虽明事迹,甚有妙理。”故王叔岷先生认为,研习庄子当“破除内外杂篇观念。”

庄子属于道家,从《庄子》中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司马迁评价:“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在晋代郭象注。

庄学是庄子学派的简称。庄学是研究庄子其人、《庄子》其书、庄子其思想以及《庄子》文学性、艺术性等的一门学问与哲学流派,其研究者、传播者被称作庄学家。具体参见《庄子学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哀莫大于心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四、哀莫大于心死 悲莫过于无声,这是什么意思

哀莫大于心死是一句汉语成语,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出自《庄子· 田子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