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不再年轻的成语:白发红颜、白发婆娑、白首之心、白首如新、白首相知、鬓丝禅榻、炳烛之明、不知老之将至、迟暮之年、垂暮之年、大化有四、反老成童、反老还童、返老还童、返老归童、风中之烛、棺材瓤子、好学不倦、华发苍颜、黄发鲐背、黄发骀背、黄发台背、老之将至、倾盖如故、容光焕发、一见如故、风前残烛
1、白首相知解释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出处明·孙仁儒《东郭记·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例句他终于找到了他的白首相知
2、白首之心解释老年时的壮志。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例句你不会明白他的白首之心的
3、不知老之将至解释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出处《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例句无
4、迟暮之年解释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年兄之论固正,但只是年兄迟暮之年,当此严冷之际,塞外驱驰,良不容易。”
例句痛思臣母迟暮之年,不幸身婴残疾。(《清朝野史大观·第九卷·两大文章》)
5、垂暮之年解释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出处宋·张元幹《庐川词·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对于一个进入垂暮之年的老者,我们大约可以对他进行某种评判。”
6、反老还童解释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文苑英华》卷三五二载无名氏《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
例句取此水用美玉为屑,调和服之,可以反老还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
7、返老还童解释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文苑英华》卷三五二载无名氏《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
例句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五回)
8、风前残烛解释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梁遇春《致石民书六通》:“良心(交与Nurse)已如风前残烛,一片冰心,将付之东流矣。”
例句郭戈《金瓶梅传奇》第17回:“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儿不可逞强。况我已是病弱之体,如那~,再也经不得事了。”
9、风中之烛解释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例句老拙夫妇年近七旬,如风中之烛,早暮难保。(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
10、好学不倦解释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出处《史记·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了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例句(1)好学不倦才能知识渊博。(2)他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
11、黄发台背解释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出处《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例句无
12、黄发鲐背解释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出处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例句百馀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
13、老之将至解释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出处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例句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14、倾盖如故解释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例句两个也可谓‘倾盖如故’的极了。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15、容光焕发解释容光:脸上的光彩;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阿绣》:“母亦喜,为女盥濯,竟妆,容光焕发。”
例句我望着他那年青的,容光焕发,毫无倦色的脸,不知怎么,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方纪《歌声和笛音》)
16、白首如新解释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同“白头如新”。
出处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士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例句无
17、白发红颜解释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出处宋·佚名《宣和画谱·道释四》:“(徐知常)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顾老和大部分中医一样,白发红颜,戴一幅老花镜,认真地给田福堂号脉。”
18、返老归童解释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出处《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例句无
19、黄发骀背解释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出处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例句无
20、一见如故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例句他们俩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
21、白发婆娑解释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
出处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例句邓雅声《喜吟四章》:“焚香夜对灯如豆,白发婆娑苦校雠。”
22、棺材瓤子解释指快死的老年人
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谁问你去年的事儿?这个老棺材瓤子!”
例句王朔《橡皮人》:“我问你,你是不是跟那个老棺材瓤子住在一起?”
23、炳烛之明解释炳烛:点燃蜡烛。指不能持久的光亮
出处汉·刘向《说苑·建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24、反老成童解释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25、华发苍颜解释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出处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26、鬓丝禅榻解释鬓丝:指年老的人;禅榻:僧床。形容老人过的像僧人一样的清静生活
出处唐·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例句柳亚子《哭苏曼殊》:“鬓丝禅榻寻常死,凄绝南朝第一僧。”
感叹不再年轻的词语:大化有四
词语解释
1、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