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学习的成语有:废寝忘食、学而不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专心致志等。一: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
1. 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 出自:《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努力
二:学而不厌[ xué ér bù yàn ]
1.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 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三: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
1.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3.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四: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
1.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2.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译文: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五: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
1. 解释: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 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译文:如今下棋是一门小技术,如果不专心致志,那么也是学不会的。)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二、关于跟学习有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有成语专心致志、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勤学好问、韦编三绝。1、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
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译文:下棋也是数(计算)的一种,而且是浅易(平常)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
2、牛角挂书(niú jiǎo guà shū),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译文: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
3、囊萤映雪,读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汉语成语,比喻人勤学好问。原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
出自刘克庄 《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
译文:你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不让家庭担心;奔波都背着书箱,不因为贫穷停止学习。
4、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译文: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就写得来文章。
5、韦编三绝,读音是wéi biān sān jué,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译文: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三、关于努力学习的成语
精进不休、百尺竿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一、精进不休
白话释义: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朝代:现代
作者:木马晨君
出处:《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翻译:于是又潜心典籍,勤奋不知疲倦
二、百尺竿头
白话释义: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朝代:唐
作者:吴融
出处:《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翻译:百尺竿头五两斜,这一生什么地方不可以为家。
三、持之以恒
白话释义: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朝代:宋
作者:楼钥
出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翻译:凡是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长久地坚持下去
四、坚持不懈
白话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朝代:民国
作者:赵尔巽
出处:《清史稿·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阳。”
翻译:遇到大雨;贼决黄河保护自己。转动激励兵团;坚持不松懈;贼兵走投无路乞求投降;于是又濮阳。”
五、自强不息
白话释义:“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朝代:西周
作者:姬昌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四、有关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有;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学而不厌、废寝忘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勤学苦练、专心致志、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勤学好问、韦编三绝、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映雪读书、开卷有益、夜以继日、引锥刺股、十年寒窗、闻鸡起舞、好学不倦
扩展资料
1、学而不厌(xué 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默默地记住的,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有什么难呢?)
2、学海无涯(xué hǎi wú yá):指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语出唐·韩愈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译:在广博的书山,只有勤奋才是唯一的路径,在学海中,学习要刻苦才能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
3、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多读书有好处。
出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翻译:多读书有好处,我不觉得辛苦。)
4、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如今它是越来越善于学习了。)
5、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翻译: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不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海无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卷有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勤学好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编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