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小鸡的诗句成语

描写小鸡的诗句成语:打鸡骂狗、呆若木鸡、戴鸡佩豚、斗酒只鸡、斗鸡走犬、斗鸡走狗、斗鸡养狗、斗鸡走马、独鹤鸡群、贪小失大、陶犬瓦鸡、味如鸡肋、闻鸡起舞、瓮里醯鸡、小肚鸡肠、雄鸡断尾、雄鸡夜鸣、鬻鸡为凤、宰鸡教猴、只鸡絮酒、只鸡斗酒、只鸡樽酒、指桑骂槐、指鸡骂狗、炙鸡渍酒、卓立鸡群、捉鸡骂狗、鸡犬升天、争鸡失羊

1、呆若木鸡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例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2、斗酒只鸡

解释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例句既然肯来赴约呵,您兄弟斗酒只鸡,等待我的哥哥也。(元·宫大用《范张鸡黍》楔子)

3、斗鸡走狗

解释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

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

例句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阅柳为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4、独鹤鸡群

解释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例句独鹤鸡群自寡俦,三间老屋日西头。(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周吏部景文》)

5、戴鸡佩豚

解释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出处《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例句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入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育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汉·王充《论衡·率性》

6、斗鸡养狗

解释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他兄弟在家开赌场,斗鸡养狗,人不敢惹他。”

例句无

7、斗鸡走马

解释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出处《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例句鸣鸾佩玉青云间,斗鸡走马红尘里。明·何景明《邯郸行》

8、斗鸡走犬

解释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例句无

9、鸡犬升天

解释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例句他当了县长以后,他全家都神气活现起来,大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

10、味如鸡肋

解释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例句这样做味如鸡肋,没有什么意思

11、闻鸡起舞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闻鸡起舞,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12、瓮里醯鸡

解释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出处《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13、小肚鸡肠

解释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例句王朔《人莫予毒》:“你们这些小肚鸡肠的女人,为这么点无关痛痒的小事就可以杀人。”

14、雄鸡断尾

解释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15、争鸡失羊

解释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16、只鸡斗酒

解释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出处汉·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例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升俎豆之馨香,只鸡斗酒。”

17、只鸡絮酒

解释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出处《后汉书·徐徲传》:“徲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徲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例句清·无名氏《帝城花样·韵香传》:“以只鸡絮酒酬韵香,韵香必含笑于九泉。”

18、指桑骂槐

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他每日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

例句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19、指鸡骂狗

解释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例句你有话直说好了,用不着指鸡骂狗。

20、卓立鸡群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21、宰鸡教猴

解释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例句无

22、炙鸡渍酒

解释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出处《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例句[东汉徐孺子]炙鸡渍酒,万里赴吊……有忠厚不忘恩之意。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23、贪小失大

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出处《吕氏春秋·权勋》:“达子……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例句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24、雄鸡夜鸣

解释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例句无

25、只鸡樽酒

解释指简单的酒菜。同“只鸡斗酒”。

出处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此非人情,只鸡樽酒,山中未为乏也。”

例句无

26、捉鸡骂狗

解释犹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次日,张氏晓得了,反怪媳妇做格,不去勾搭儿子干事,把一团美意,看做不良之心,捉鸡骂狗,言三语四,影射的发作了一场。”

例句无

27、陶犬瓦鸡

解释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出处南朝梁·萧绎《金缕子》:“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真是城狐社鼠,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28、鬻鸡为凤

解释指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出处唐·黄滔《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参琼,良知足鄙。”

例句无

29、打鸡骂狗

解释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出处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例句他成天打鸡骂狗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