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唯诺诺说人是什么意思?
唯唯诺诺是好听说法,不好听的就是窝囊二、行为上的唯唯诺诺后面是什么?
"唯"指地位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
基本解释形容一味顺从别人的意见,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1、我们应该要鼓励年轻人勇于创新,不能要求他们一味顺服,凡事唯唯诺诺,毫无主见。
2 小王唯唯诺诺奉承长官的行事态度,令人不敢苟同。
3 凡是自认正确的事,他向来坚持己见,从不唯唯诺诺,盲从附和
望采纳 谢谢你
三、惟惟诺诺 是什么意思啊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有许多人说奉承的话,不如有一人讲真话,直言不讳。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拼音qiān rén zh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zhī è è
释义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千羊的皮,不如一只狐腋;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一个人敢于直言不讳。武王直言不讳而昌盛,殷纣王因无人直言而灭亡。)
扩展资料
一、字词解释
诺诺,应承词,疾应曰“唯”,缓应曰“诺”。在古籍中,唯唯诺诺,就是唯上是听,唯命是从,不敢直言,不敢讲真话。
谔谔,是有话直说,仗义执言,处事公道,怎么想怎么看就怎么说。不是吞吞吐吐,唯唯诺诺,而是实话实说,讲真情,说实话。
二、成语变化
最初作“千人之诺诺”,记载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第八》,是战国策士赵良对秦相商鞅的谏言。
后作“千夫之诺诺”。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韩城田益,字迁之。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宋朝时期,韩城人田益,字迁之,他敢于直言进谏,言辞锋利。黄庭坚认为他的名字与为人不相符,帮他改名为田直,这样才能名实相符。朋友在旁边解释道:“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