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说:“大器晚成”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
老子:经过长期锻炼,大量积累经验,才能成为人才,所以成才较晚。孔子:都四五十岁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估计这辈子也就这样交代了。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也有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的意思。 老子:经历越多,越容易成为人才。就是说年纪大的人比年纪小的人有才,经历多的人比经历少的人有才。 孔子:是否是人才,不一定非要有很多的经历,多大的年纪,年轻人一样可以成为人才,不要轻视年轻人,有点“自古英雄出少年的”的味道。二、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注释
后生可畏:后生,指年少者,因其来日方长,前途无限,故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来者,今日之后生。今,今日之成人。就目前言,似后生不如成人。然他年后生长成,焉知其必不如今日之成人乎?后来居上,出类拔萃者,亦可有之。
四十五十而无闻:无闻有两解:一,无声闻于世。一,谓其无闻于道。今从前解。古人四十曰强仕,五十而爵,四十五十,乃德立名彰之时,故孔子据以为说。
本章警人及时勉学,而乐育英才之旨,亦可于此深味矣。
白话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可畏的呀!哪知后一辈的将来定不如今天这一辈的呢?若到四十五十岁还没有令闻在世,那就不足畏的了。”
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斯亦不足畏也矣斯:此,可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
亦:也。
畏:畏惧。
整句翻译:这个人/这件事情也没什么值得可怕的。
四、子曰:“(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好像孔子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