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这个人傻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这个人傻的成语:半痴不颠、不明事理、不辨菽麦、痴人说梦、大智如愚、呆头呆脑、呆若木鸡、疯疯癫癫、胡言乱语、假痴不癫、假痴假呆、楞头楞脑、楞头磕脑、脸憨皮厚、蒙昧无知、冥顽不灵、傻眉愣眼、傻头傻脑、傻里傻气、枉曲直凑、信以为真、佯风诈冒、愚不可及、愚昧无知、装傻充愣、装疯作傻、装疯卖傻、装聋卖傻、大巧若拙

1、大巧若拙

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例句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大巧若拙”的境界可谓难得。

2、呆若木鸡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例句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3、呆头呆脑

解释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例句小凤仙的脾气,人家说她不合时宜,其实她也是呆头呆脑,不惯作妓女腔,与人不合。(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4、假痴不癫

解释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5、楞头磕脑

解释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也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同“楞头楞脑”。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头的是小刘,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头磕脑的。”

例句无

6、楞头楞脑

解释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出处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头楞脑,没分寸。”

例句调度员忽闪忽闪眨着眼,楞头楞脑地望着梁建。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7、傻头傻脑

解释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例句无

8、枉曲直凑

解释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例句无

9、信以为真

解释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例句宝玉又问他地名庄名,来往远近,坐落何方,刘老老便顺口诌了出来。宝玉信以为真。(清·曹雪琴《红楼梦》第三十九回)

10、愚不可及

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处《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例句我看见这种认真的忙迫的情形时,心里总想开口向它们发一句愚不可及的提问——“往哪里去?!”(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

11、佯风诈冒

解释犹言装疯卖傻。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出处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你个弟子孩儿,吃了两种酒,佯风诈冒,手之舞之的打我,你敢再来打我么?”

例句无

12、装疯卖傻

解释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

出处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例句那是国民党白鬼子的天下嘛,我就给他个装疯卖傻、一问三不知。(王愿坚《三张纸条》)

13、装傻充愣

解释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

出处老舍《神拳》第二幕:“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

例句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老舍《神拳》第二幕)

14、装疯作傻

解释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同“装疯卖傻”。

出处郑振铎《桂公塘》八:“贾余庆在饮酒中间,装疯作傻,诋骂南朝人物无所不至,用以献媚于铁木儿。”

例句无

15、装聋卖傻

解释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例句你欠了我的,你得还。我一直没说过,你不能再装聋卖傻。曹禺《北京人》第二幕

16、半痴不颠

解释痴:呆傻;颠:同“癲”,疯癲。装疯卖傻的意思。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歌重会珍珠衫》:“这婆子俐齿伶牙,能言快语,又半痴不颠的惯与丫环们打诨,所以上下都喜欢他。”

例句无

17、假痴假呆

解释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例句她自己隐瞒了两匹次布,还假痴假呆地向人家做报告。陆文夫《荣誉》

18、蒙昧无知

解释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出处《晋书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例句那些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宗教教条看待的人,就是这种蒙昧无知的人。(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19、冥顽不灵

解释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出处唐·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例句冥顽不灵藐王章,羊狠狼贪性狂恣。(清·叶廷琯《鸥陂渔话·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

20、不辨菽麦

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例句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21、痴人说梦

解释痴:傻。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出处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也。”

例句子牙笑曰:“邓将军,你这篇言词,真如痴人说梦。”(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

22、胡言乱语

解释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

例句你则管哩便胡言乱语,将我厮花白。(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

23、愚昧无知

解释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出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例句想到这些,不禁令人憬然于天下本无神秘的事物,神秘只是欺骗或者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而已。(秦牧《天坛幻想录》)

24、大智如愚

解释指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5、疯疯癫癫

解释精神失常的样子。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例句余华《活着》:“我又是哭又是笑,疯疯癫癫地往南跑。”

26、傻里傻气

解释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又蠢又笨,打铁不成,当鞋匠也不成。”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七姑奶奶哈哈大笑,弯腰顿足,笑得傻里傻气。”

形容这个人傻的词语:不明事理、脸憨皮厚、傻眉愣眼

词语解释

1、不明事理: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2、傻眉愣眼:形容发呆的样子。

3、脸憨皮厚:憨:痴傻的样子。满脸痴傻气,脸皮很厚,不知廉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