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什么什么博成语
地什2113么什么博成语是:地大物博5261地大物博dì dà 4102wù bó[释义] 地域辽阔;物产1653丰富。[语出]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辨形] 博;不能写作“搏”。[近义] 地广人稀 幅员辽阔 海阔天空[反义] 弹丸之地 置锥之地 一隅之地[用法] 常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之类词语连用。一般用于地区、国家或更大范围疆域的宏观描述。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联合式。[例句] ~是我国的自然优势;如果不好好利用;就有愧于后代子孙。
地什么什么博的成语
地大物博。亲,请采纳或给予好评哦,O(∩_∩)O谢谢
地物大博组成什么成语
地大bai物博dì dà wù bódu[释义] 地域辽阔zhi;物产丰富。[语出] 清·李宝dao嘉内《官场现形记》:“又容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辨形] 博;不能写作“搏”。[近义] 地广人稀 幅员辽阔 海阔天空[反义] 弹丸之地 置锥之地 一隅之地[用法] 常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之类词语连用。一般用于地区、国家或更大范围疆域的宏观描述。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联合式。[例句] ~是我国的自然优势;如果不好好利用;就有愧于后代子孙。[英译] vast 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
地开头的成语
1、地大物博[ dì dà2113 wù bó ]
详细释义:土5261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4102众多。1653
出 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2、地老天荒[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详细释义:也说天荒地老。形容时间久远。唐李贺《致酒行》诗:“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出 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3、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 ]
详细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出 处: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4、地下修文[ dì xià xiū wén ]
详细释义: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出处:《太平御览》卷八八引王隐《晋书》:“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卜商今见在为修文郎。”
5、地广人稀[ dì guǎng rén xī ]
详细释义:土地广袤,人口稀少。
出 处:《汉书·地理志下》:“自武习以西;……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第一个字是地,第四个字是博的成语
地大物博dì 2113dà wù 5261bó[释义] 地域辽阔;物产丰4102富。[语出1653] 清·李宝内嘉《官场现形记》:“容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辨形] 博;不能写作“搏”。[近义] 地广人稀 幅员辽阔 海阔天空[反义] 弹丸之地 置锥之地 一隅之地[用法] 常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之类词语连用。一般用于地区、国家或更大范围疆域的宏观描述。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联合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