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气的成语
形容2113生气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怒火中烧5261、勃然大怒、横眉怒目、怒发4102冲冠、气急败坏。1653一: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 1. 解释: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2. 出自:古龙《长干行》:"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死地,不由怒火中烧。"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激愤二: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 1.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2.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周瑜听罢,勃然大怒。”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三: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 1. 解释: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2.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3.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谓语、状语;指怒目而视四: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1.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2. 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五: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 1.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3.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形容生气愤怒的成语
脑羞成怒 火冒2113三丈 七窍5261生烟 怒发冲冠 暴跳如雷 咬牙切齿4102 气急败坏 怒目相1653视 横眉怒回目 勃然大悟 怒发冲冠、火答冒三丈 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火冒三丈 、 怒发冲冠 大发雷霆 火冒三丈 怒气冲冲 怒不可遏 满腔怒火 怒火中烧
表示生气的成语10个
恼羞成怒火冒2113三丈七窍生烟怒发冲冠暴跳如雷5261咬牙切齿气急败坏怒目相视横眉怒4102目勃然大悟大发雷霆1653恼羞成怒怒发冲冠怒气冲冲怒不可遏满腔怒火怒火中烧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吹胡子瞪眼形容很生气的样子。吹胡子瞪眼睛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艴然不悦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拂袖而起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拂衣而去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肝胆欲碎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怒发冲冠勃然变色愤愤不平息怒停瞋艴然不悦吹胡子瞪眼抓耳搔腮咬牙切齿怒眼相对勃然大怒戟指怒目雷嗔电怒雷霆之怒老羞成怒怒不可遏怒目而视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气填胸恼羞变怒恼羞成怒怒形于色金刚怒目惊风怒涛、惊涛怒浪鲸波怒浪、狂风怒号、老羞成怒、雷嗔电怒、雷霆之怒恼羞变怒、恼羞成怒、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火冲天、怒火中烧、怒目而视、怒目切齿、怒猊渴骥、怒形于色、迁怒于人、人怨神怒、人怨天怒、神怒人怨室怒市色、天怒人怨、息怒停瞋、嘻笑怒骂、嬉笑怒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喜怒哀乐、喜怒无常、鲜车怒马鲜衣怒马、心花怒发、心花怒放、直眉怒目、众怒难犯众怒难任直眉怒目
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的成语有怒火中烧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6306535、怒不可遏、怒发冲冠、火冒三丈、雷霆之怒、大发雷霆、愤愤不平、怒气冲冲、暴跳如雷、咬牙切齿、艴然不悦、恼羞成怒、令人发指、拂袖而去、冲冠眦裂、敢怒敢言、义愤填膺、赫然而怒、万目睚眦、勃然变色。
1、怒火中烧,读音是nù huǒ zhōng shāo,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古龙《长干行》:“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死地,不由怒火中烧。”
2、怒不可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3、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读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意思是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
4、火冒三丈,读音huǒ mào sān zhàng,汉语词语,指火势大,也形容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5、暴跳如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o tiào rú léi,释义: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暴跳如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冒三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怒发冲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怒不可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怒火中烧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愤怒、负气来、怄气、发火、动怒源一、愤bai怒 [ fèn nù ] 解释:因极du度不满而情绪激动:~的zhi人群。~声dao讨侵略者的罪行。引证:鲁迅 《华盖集·杂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二、负气 [ fù qì ] 解释:赌气:~出走。引证:茅盾 《昙》四:“即使是不可耐地无聊与寂寞, 张女士也负气地不肯再让这两位闯进来伴她的孤独。”三、怄气 [ òu qì ] 解释:闹别扭,生闷气:不要~。怄了一肚子气。引证: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三章:“没想到把我分到后方,我就怄气,觉得上级瞧不起我。”四、发火 [ fā huǒ ] 解释:发脾气:有话好好说,不要~。引证: 沙汀 《过渡》:“这个人一向脾气很好,最后一次可发火了!”五、动怒 [ dòng nù ] 解释:发怒。引证: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你先不要为我动怒,你就说吧!别叫我着急了。”
形容“生气愤怒”的成语有哪些?
众怒2113难任: 指众人的愤怒难以抵当5261。喜怒不形: 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嬉笑4102怒骂,皆成文章: 指不拘题1653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息怒停瞋: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人怨天怒: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人怨神怒:形容民愤极大。怒气填胸: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疾言怒色: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同“疾言厉色”。积羞成怒: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发怒穿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直眉怒目: 形容发怒的样子。神怒人怨: 人人怨恨愤怒。怒气冲冲: 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雷霆之怒: 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惊风怒涛: 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怒目横眉: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横眉怒视: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众怒难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鲜车怒马: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喜怒哀乐: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嬉笑怒骂: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天怒人怨: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室怒市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迁怒于人: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怒不可遏: 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恼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怒目而视: 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怒气冲天: 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怒目切齿: 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怒火中烧: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老羞成怒: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金刚怒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赫然而怒: 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敢怒而不敢言: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敢怒敢言: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春笋怒发: 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藏怒宿怨: 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河东狮吼: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暴跳如雷: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吹胡子瞪眼:形容很生气的样子。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