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指鹿为马
秦朝2113二世皇帝的时候,丞5261相赵高想造反4102,怕别1653的臣子不附和,回就先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答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
2、叶公好龙
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3、鸡鸣狗盗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
4、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中了一口大大的钟。这个人想要把它敲碎拿走,但是敲击是有声音的,于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就听不见了。结果在他敲钟的时候,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5、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
含有寓言故事的成语
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3864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20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1、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33964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三顾茅庐,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故事: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
3、四面楚歌,读音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事:相传项羽被刘邦带领的军队困在垓下,没有粮食的支撑,士兵也越来越少,夜里包围他的军队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项羽心里丧失了斗志,后来骑马逃走,自刎江边。
4、卧薪尝胆,读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故事:越王勾践在兵败吴国之后,受尽屈辱,三年后回国,为了不贪图享乐,在吃饭时尝一口苦胆,日日睡在薪草上,励精图治,最后打败吴国。
5、背水一战,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故事: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
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76635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30个
螳螂捕蝉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南辕北辙黔驴技穷揠苗助长滥竽充数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狐假虎威愚公移山害群之马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买椟还珠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