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涂类似的成语
1、自怨自艾 [ zì yuàn zì yì ] 《孟子·2113万章上》:“太5261甲悔过,自怨自艾。” 原意是自4102己悔恨自己的1653错误,自己改正。后只指自我悔恨。艾(yì):治理,改正。出 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例 句不要再~了,让我们重新开始吧!2、相亲相爱 [ xiāng qīn xiāng ài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出 处明·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3、一生一世 [ yī shēng yī shì ] 一辈子。出 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他倒拿定一个主意:说是人生婚配,关系一生一世的事,不是混闹得的。”4、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出 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5、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国语·吴语》:“…望之如荼…望之如火。” 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或热烈。荼(tú):一种茅草的白花。出 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正是:如火如荼;军容何盛;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例 句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就卷入了那时候~的抗战高潮。
形容人生活糊里糊涂的成语
1行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36630尸走骨: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同“行尸走肉”。2行尸走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3行尸坐肉: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坐肉: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4浑浑噩噩: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5浑然无知: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6混混噩噩:无知无识,糊里糊涂。7精神恍惚: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8懵懵懂懂: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9迷离马虎:糊里糊涂。10如梦如痴:形容处于不清醒、糊里糊涂的状态中。11睡生梦死:整天像在睡梦里一样。形容糊里糊涂地生活。12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13走骨行尸:走骨: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骨骼;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14走肉行尸: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15醉生梦死: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16醉死梦生:像在醉梦中那样昏昏沉沉度日。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糊里糊涂。
糊里糊涂 是成语
糊里糊涂是2113中国汉字成语,意5261思是认识模4102糊,不明事理。1653或解释为内容混乱的,也形容专思想处于模糊不清属的状态。读音:hú lǐ hú tú解释:认识模糊,不明事理。或解释为内容混乱的,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一回:“至于那以后的批评,糊里糊涂预写下的,灵不灵那个去管他呢。”示例:糊里糊涂是办不好事的。近义词:浑浑噩噩 稀里糊涂反义词:明明白白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对事物认识不清
糊涂的所有成语
聪明一世来,糊涂一时 聪明源一辈子,临2113时却糊涂起来。指一向聪5261明的人,偶4102尔在某件事上犯糊涂。1653难得糊涂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一塌糊涂 糊涂:混乱。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小事不糊涂 对小的事情认真计较。暗指大事糊涂。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聪明一辈子,临时却糊涂起来。指一向聪明的人,偶尔在某件事上犯糊涂。难得糊涂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小事不糊涂 对小的事情认真计较。暗指大事糊涂。一塌糊涂 糊涂:混乱。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糊糊涂涂 无感觉的,麻木的或茫然的状态。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对小事情不加计较,而对大事情则非常认真,坚持原则。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稀里糊涂 [成语]不明白,迷糊,不认真,随意。大事不糊涂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糊涂虫 不明事理的人。糊涂到顶 人头脑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糊涂账 [成语]算不清楚的账,比喻弄不清楚的问题。吕端大事不糊涂 喻指办事坚持原则。亦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纸糊涂帐 内容混乱,根本无法算清楚的帐目。比喻无法弄清楚的事情
糊涂的成语有哪些
一塌糊涂、糊里2113糊涂、5261难得糊涂、糊糊涂涂4102一塌糊1653涂 [yī tā hú tú] 基本释义形容版混乱或败坏到了权不可收拾的程度。 贬义出 处清·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与糊里糊涂相似的词语
1.稀里糊涂2113:糊涂(程度略轻),迷糊。形容马5261马虎虎,随便4102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1653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一回:“至于那以后的批评,糊里糊涂预写下的,灵不灵那个去管他呢。”。
2.恍恍惚惚:指神志不清、看不清、迷惘的状态。出自唐·赵蕤《反经·知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
3.没头没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夏主簿 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4.胡里胡涂:成语,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出自鲁迅《伪自由书·新药》。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5.浑浑噩噩: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迷迷糊糊,虚软无力;也用来形容一片模糊的景象、状态。
出处:季羡林《我的童年》:“如果叔父不把我从故乡接到济南的话,我总能过一个浑浑噩噩但却舒舒服服的日子,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身上踏一千只脚还要永世不得翻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