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第二个字是弟的成语 弟二个字是下的成语

弟二个字是应的成语

里应外合 应:接2113应;合:配合。外面5261攻打,里面4102接应。 声应气求 应:应1653和,共鸣;求:专寻找。同类的事属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一应俱全 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报应不爽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弟二个字是右的成语

左右逢2113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5261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4102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左右1653开弓:原指双手都能射箭,出自唐朝安禄山的典故。现可指双手都能做事。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左右采获:左右手都有收获。比喻研究学问,多采材料。左右为难: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同“左右两难”左右图史:周围都是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

弟二字和弟回字相同的四个字成语?

以牙bai还牙的解释

成语拼音yǐdu yá huán yá

成语解释zhi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dao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内

成语出处《旧约容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成语繁体以牙还牙

成语简拼YYHY

成语注音一ˇ 一ㄚˊ ㄏㄨㄢˊ 一ㄚ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以眼还眼连用。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还,不能读作“hái”。

成语辨形牙,不能写作“邪”。

成语辨析以牙还牙与“针锋相对”有别:以牙还牙着眼于一方;多指人的态度、行动、策略;主语应是人;“针锋相对”着眼于双方;多指立场、观点、态度;主语除人外还可是言论、观点等。

英语翻译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日语翻译歯(は)には歯

俄语翻译зуб за зуб

其他翻译<德>Zahn um Zahn<法>

换牙

第二个子字是骨和弟四个字是心的成语

刻骨铭心入骨痛心刻骨崩心透骨酸心刻骨镂心

弟字开头的成语

一、弟字开头的成语有两个:弟男子侄、弟子孩儿、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6464兄弟参商1、弟男子侄解释:泛指晚辈男子。出自:清翟灏《通俗编·伦常》:“《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男子侄结连恶少为害’,四字始见。”译文:《元典章》有‘新附军人、弟弟男子侄连结恶少为害’,四个字才出现示例: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来到庙前。 ◎《何典》第二回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指晚辈男子2、弟子孩儿拼音[ dì zǐ hái ér ]解释骂人话。娼妓生的孩儿。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译文:我走到一半路,被那巡守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冒犯夜的。二、其他含弟字的成语:难弟难兄、兄弟手足1、难弟难兄解释: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同“难兄难弟”。近义词难兄难弟、患难之交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然难弟难兄,亦何酷肖若此!”译文:然而父亲难于哥哥,也有什么相像这样2、兄弟手足拼音[ xiōng dì shǒu zú ]解释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出处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译文:我同情他的志向,不胜手足的情3、兄弟参商拼音[ xiōng dì shēn shāng ]解释比喻兄弟之间不和睦。反义词李代桃僵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译文:面有逸景的快,另外有参与商的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