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什么虎什么(成语)
是成语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是汉语成语,读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035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主要批评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
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揭示道理
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攀高结贵(pān gāo jié guì)指攀附结交高贵的人。
出自《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我死之后,你一满了服,就急急的要寻一头亲事,总要穷人家的儿女,万不可贪图富贵,攀高结贵。”
2、反义词
独步天下(dú bù tiān xià)是汉语成语,意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译文:超群出众,无人可比,谁可以和我比。
狐()虎()要填空写四个成语?
狐()虎()要填空写四个成语:狐(假)虎(威)
与狐假虎威类似的成语
1、仗势欺人
解释: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6632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学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译文:其他学校老师,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倚仗着父兄,仗势欺压人。
2、狗傍人势
拼音是gǒu bàng rén shì,释义为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出处: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3、狗仗人势
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或物。
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4、狐虎之威
解释: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老虎信以为真,所以就跟狐狸走。兽见之都跑,老虎不知道野兽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怕狐狸呢。
5、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意思是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了势。
示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不仅自古有之,现实生活当中也并不少见。”(尚久骖《糖为什么这么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仗势欺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傍人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狗仗人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虎之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狐假虎威有关的成语
狐假虎威 近义21135261仗势欺人、狗仗人势4102反义独步天下1653、独擅胜场内释义假:借。狐狸假容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用例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狐假虎威用什么成语
狗仗人势 [gǒu zhàbaing rén shì] 生词本基本du释义zhi 详细释义 仗:倚仗、仗势。比喻dao坏人依靠某回种势力欺侮人。 贬义答出 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五出:“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势。”近反义词近义词恃势凌人 狐假虎威 驴蒙虎皮 仗势欺人 向火乞儿 恃强怙宠有恃不恐 有恃无恐 狐虎之威 虎求百兽 谄上骄下反义词童叟不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