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有府的成语有 关于“府”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府”的成语有哪些?

带“府”成语

清曹峻府:

拼音qīng cáo jùn fǔ

解释曹、府:官府。泛指庄严肃穆的官署。 

出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33935处宋·王谠《唐语林·方正》:“朝廷上下相蒙,善恶同致。清曹峻府,为鼠养资,岂所以裨政邪?”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府。

2.万物一府

读音 (wàn wù yī fǔ)

解释:府:收藏财物的地方。所有的财物收藏在一起。指事物一体,无所分别。

出处:《庄子·天地》:“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近贵富;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3.文宗学府:

读音wén zōng xué fǔ

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文宗学府。腾斑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示例唐·刘知畿《史通·人物》:“鲍照文宗学府,驰名海内。”

4.冲州撞府:

读音chōng zhōu zhuàng fǔ,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冲:向前直闯。州、府: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指在江湖上到处漂荡,行冲锋陷阵止无定。不事城府、

出处:宋·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题目》:“冲州撞府妆旦色,走南投北俏郎君。”

5.打道回府:

名称打道回府

拼音dǎ dào huí fǔ

解释是旧时达官显贵们取道回程的文雅说法,因他们的出行要有专人开路,打道就指开道,回府就是回官府或自己的府邸。打道回府在古典文言文中是很常见的动词词组。现在人们也常用打道回府来表示取道回家或原路返回。如,事已办结,打道回府。

打道回府此成语是形容过去的大户人家,或大官僚回家的时候有很多随从侍卫在前方开路。例如帝王出行时所经过的道路,必先清理道路,禁止百姓通行,即所谓的跸路或称跸道。现用作口头用语,如在打的、打车时自称打道回府。

打道: 1.亦称"打道子"。回府:2.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

有关“府”字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

城府深沉复chéng fǔ shēn chén城府:制城市和官府,比喻bai深远用心。du形容待人处事的心机深zhi沉,使人难dao以揣测。

过府冲州guò fǔ chōng zhōu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琼府金穴qióng fǔ jīn xué原指汉光武皇后的的兄弟巨富郭况的家。现泛指富豪人家。

天府之国 tiān fǔ zhī guó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不设城府bù shè chéng fǔ城府:比喻心机。对人处事不用心机,诚恳坦率。

造句:

一个城府深沉手段的少年,在痛失爱侣之后,竟孤身一人前去复仇,不料却惨糟封印。

我们过府冲州,到达了沙漠的深处。

改革开放以后推翻了资本家的琼府金穴,实现了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我的故乡就在天府之国,那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因为丽丽是个不设城府的人,所以大家都愿意与她做朋友。

府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胸无城府、天府之du国、阴曹地府、zhidao万物一府、专文宗学府、打道回府、清曹峻府、不事城府、冲州撞府属、八府巡按、经官动府、琼府金穴、不竭之府、五藏六府、轻重九府、不设城府、胸有城府、清曹竣府、天府之土、三钱之府、三怨成府、深于城府、清虚洞府、城府深沉

府的开头成语有哪些

天府之国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胸无城府 城府:城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26263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 冲州过府 指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冲州撞府 冲:向前直闯。州、府:旧时县以上行政区划名,泛指大城市、大地方。跑码头,闯江湖。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 过府冲州 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清都紫府 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同“清都紫微”。 清虚洞府 指月宫。 三怨成府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文宗学府 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五藏六府 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亦作“五脏六腑”。 胸有城府 形容心机深沉,毫不外露,难于窥测。 阴曹地府 迷信说法,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撞府冲州 犹言走江湖,跑码头。也形容经历丰富,见过世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