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狐和死的四字成语
兔死狐悲dutù sǐ hú bēi解zhi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dao。比喻因版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出处《宋史·李全权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作贬义。用来形容同类遇到不幸;不仅觉得悲伤;也感到自己的处境危险;不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正音死;不能读作“shǐ”。辨形狐;不能写作“孤”。近义词物伤其类反义词幸灾乐祸例句此时望着冯去疾的尸首;他心里非常痛楚;而且有一种~的感觉。
狐死后面是什么二字的成语
成语名2113:狐死首丘5261 发音:(hú sǐ shǒu qiū) 解释: 首丘:头向着4102狐穴所在的土丘1653。传说版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权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示例:我告诉过你“~”的故事,一个人到死都是怀念自己的乡土的。 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
含有狐字的成语大全
1.狐鸣鱼书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43662 hú míng yú shū [释义]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2.狐裘蒙戎 hú qiú méng róng [释义]狐裘的皮毛凌乱。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
3.董狐之笔 dǒng hú zhī bǐ [释义]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4.狐假鸱张 hú jiǎ chī zhāng [释义]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5.狐死首丘 hú sǐ shǒu qiū [释义]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6.狐鸣篝火 hú míng gōu huǒ [释义]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同“狐鸣鱼书”。
7.狐兔之悲 hú tù zhī bēi [释义]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8.狐唱枭和hú chàng xiāo hé [释义]比喻坏人互相呼应。
9.豺狐之心 chái hú zhī xīn [释义]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10.篝火狐鸣 gōu huǒ hú míng [释义]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11.狐媚魇道 hú mèi yǎn dào [释义]指行为妖邪。
12.狐疑不决 hú yí bù jué [释义]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13.雉头狐腋 zhì tóu hú yè [释义]以雉头狐腋做成的裘衣。形容穿着讲究,生活奢侈。
14.鱼帛狐声 yú bó hú shēng [释义]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15.狐潜鼠伏 hú qián shǔ fú [释义]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狐字开头四字成语有哪些
狐字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6264开头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友、狐死首丘、狐鼠之徒、狐兔之悲、狐群狗党、狐死兔泣、狐疑不决、狐埋狐搰、狐媚猿攀、狐鸣鱼书、狐不二雄、狐藉虎威、狐朋狗党、狐媚魇道、狐虎之威、狐裘蒙戎、狐裘蒙茸。
还有狐奔鼠窜、狐潜鼠伏、狐假鸱张、狐疑不定、狐绥鸨合、狐鸣鱼出、狐媚惑主、狐踪兔穴、狐疑未决、狐疑不断、狐裘尨茸、狐唱枭和、狐埋狐扬、狐裘羔袖、狐羣狗党、狐听之声、狐鸣狗盗、狐鸣枭噪、狐凭鼠伏、狐鸣篝火、狐鸣篝中等等。
1、狐假虎威
意思: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出自西汉·刘向等人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2、狐朋狗友
意思: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比喻相互勾结,为非作恶的人。
出自清·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译文:令人烦恼的是那些不务正业的朋友,在背后议论挑拨。
3、狐死首丘
意思: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
出自西汉·刘安及门客撰写的《淮南子·说林训》:“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
译文:鸟儿飞翔再远再高,也总得返回鸟巢;兔子跑得再快再远,也总得返回洞穴;狐狸死时,头总朝着巢穴;寒将水鸟总贴着水面飞翔,它们各自依恋着自己生存的环境。
4、狐鼠之徒
意思:比喻品质低下,喜好欺骗他人,不诚实的人。
出自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译文:朝廷的法纪犹存,但这群素质低下的人却令人气愤。
5、狐死兔泣
意思: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出自元·脱脱,阿鲁图等人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得独存?”
译文:狐狸死,兔子哭,李氏灭亡,夏氏难道能独立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假虎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朋狗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死首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鼠之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狐死兔泣
带狐字的成语
狐死首复丘 [hú sǐ shǒu qiū]
[释义] 首丘:头向着狐制穴2113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5261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4102丘 。比喻不忘本。也1653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