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语
雌雄未决cí xióng wè2113i jué解释比喻5261胜负未4102定。出处《1653后汉书·窦融传》:内“今豪杰容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陀。”结构主谓式用法作谓语、补语;比喻胜负未定近义词不分胜负英译even game
这个是什么成语?
是bai 三足鼎立sān zú dǐng lìdu[释义] 鼎:古代烹煮的zhi炊器dao;圆形;三足;两回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答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语出] 《后汉书·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正音] 足;不能读作“zhú”。[辨形] 立;不能写作“力”。[近义] 鼎足之势 鼎足三分[反义] 不打自败[用法] 比喻三方面如鼎足相峙并立。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
形容“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的成语有两个:
举足轻重jǔ z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4 qīng zhòng: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造句:他本来很一般,但由于双方都争取他,他便成举足轻重的人物了。
至关重要zhì guān zhòng yào: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
造句:这件事情至关重要,我们不能贸然作决定。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1、三足鼎立成语拼音:sān zú dǐng lì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063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2、七擒七纵成语拼音:qī qín qī zòng成语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3、三顾茅庐成语拼音:sān gù máo lú成语解释: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得陇望蜀成语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成语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5、舌战群儒成语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举足能加什么就会变成语
举足轻重2113[读音][jǔ zú qīng zhòng] [解释]一挪动5261脚;就会影响两边的4102分量。原指1653一个实力强的内人处于两方之间容;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例句]他本来很一般,但由于双方都争取他,他便成~的人物了。[反义]无关紧要无关大局无足轻重
举足轻重的成语解释,举足轻重是什么意思
出自bai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du传》:"方蜀汉相攻,zhi权在将dao军,举足左内右,便有轻重。容"解释为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释 义: 只要脚稍微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