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蛇字的成语有哪些
虚与委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6632,引蛇出洞,蛇神牛鬼,引蛇出洞,虎头蛇尾
1)虚与委蛇xū yǔ wēi yí
释义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例句他也要同你虚与委蛇了。(闻一多《诗与批评 戏剧的歧途》)
2)引蛇出洞yǐn shé chū dòng
释义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例句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如果说,父亲与会是中了‘引蛇出洞’之计,那么,储安平6月1日在中央统战部的发言,则被许多人视为‘自投罗网’。”
3)蛇神牛鬼shé shén niú guǐ
释义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例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蛇神牛鬼,麇至沓来。”
4)引蛇出洞yǐn shé chū dòng
释义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例句他这一招叫引蛇出洞。
5)虎头蛇尾hǔ tóu shé wěi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例句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冰心《陶奇的星期日记》)
拓展资料
蛇简介: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
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这一属相。
带蛇成语有哪些
shé杯弓蛇影笔走龙蛇强龙不压地头蛇画蛇添足牛鬼蛇神人心不足蛇吞象yí礼度委蛇虚与委蛇
蛇的成语有哪些
一蛇两头 、牛鬼蛇神、毒蛇猛兽、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236龙蛇飞动、笔走龙蛇一、一蛇两头 [ yī shé liǎng tóu ]释义:比喻阴险凶恶的人。出处: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翻译:从未见过一条蛇有两个头的,怪异的鸟的叫声让人很讨厌。二、牛鬼蛇神 [ niú guǐ shé shén ] 释义: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蛇神:指蛇精。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鲸呿鳖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翻译:吸纳百川的鲸鱼,牛头的鬼蛇身的神,都不能够与李贺诗的虚构荒诞奇幻相比。三、毒蛇猛兽 [ dú shé měng shòu ] 释义: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出处: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翻译:在人和野兽相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毒蛇和猛兽什么时候来侵犯,释义人类每时每刻都不能够判断生和死。四、龙蛇飞动 [ lóng shé fēi dòng ]释义: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翻译: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五、笔走龙蛇 [ bǐ zǒu lóng shé ] 释义: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翻译:胸中的才华不断的翻涌,笔势雄健活泼仿佛龙和蛇在飞舞。
什么什么什么蛇的成语
春蚓秋蛇比2113喻字写得5261不好,弯弯曲曲,象4102蚯蚓和蛇爬行1653的痕迹。打草惊蛇原版比喻惩甲菟乙权。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
关于蛇的成语
关于蛇的成语 蛇灰蚓线: 比喻有相应的线索可循 蛇毛马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8666336角: 蛇生毛,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无实者 蛇盘鬼附: 比喻相互勾结 蛇蟠蚓结: 比喻互相勾结 蛇雀之报: 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蛇乃能行,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明月珠。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杨宝幼时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救之养百余日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相报,并云当使其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环。见《后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后以“蛇雀之报”为报恩的典故 蛇入鼠出: 比喻行动隐秘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蛇食鲸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蛇螫断腕: 喻小害能坏大事 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蛇心佛口: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蛇行鳞潜: 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蛇行鼠步: 形容胆小谨慎 杯弓蛇影: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亦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杯蛇鬼车: 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封豕长蛇: 亦作“封豨修蛇”。大猪与长蛇。喻贪暴者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 笔走龙蛇: 喻文笔纵放,挥洒自如 壁间蛇影: 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知为壁上所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壁间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拨草寻蛇: ①比喻执意寻找。②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蝉蜕蛇解: ①如蝉脱壳,如龙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②后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长虺成蛇: 喻养奸遗患 长蛇封豕: 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打草惊蛇: 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
关于有蛇字的成语大全
不辨龙蛇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63432劣,不识好坏。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拔草寻蛇祥见:拨草寻蛇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巴蛇吞象巴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打草惊蛇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