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相近的成语
融会贯通 [róng huì guàn tōng] 生词本基本释义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褒义出 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近反义词近义词心领神会 触类旁通反义词一知半解 囫囵吞枣相关谜语“融会贯通”为谜底的谜语1.江面冰封难行船(打一成语)
求融会贯通类成语
义]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融合多方面的知识道理,得到全面、透彻的领悟 [近义] 举一反三 豁然贯通 [反义] 望文生义 生吞活剥 [用法] 用作褒义。多用在学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联合式。 [英译]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1]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1]编辑本段成语辨析融会贯通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23 18:30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过目不忘。 回答者: wurennian | 二级 | 2011-2-23 20:55 心领神会、举一反三、 [正音] 会;不能读作“kuài”。 [辨形] 融;不能写作“荣”;会;不能写作“汇”。 [辨析] 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都可形容在学习上能够领会;理解。但融会贯通的语义范围比“举一反三”大;指将各方面知识都能汇聚起来;得到透彻理解。而“举一反三”只是反映由一类事物推得其他事物。[1]成语示例 要没有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2]编辑本段怎样做到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一种学习者可以做到知识迁移的状态。即,表面上并不完全同类的知识具有某种共性,学习者从中掌握了不同门类甚至不同领域知识的共通性,从而将一个领域更深的理解转移到另外的领域当中。我认为,这样就算是知识的融会贯通了。 那么如何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每个门类或者某个问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从中抽象出共通性的理性知识,进而将其储存在记忆当中。然后再进行其他门类的学习和思考,进而抽象另外的共通性。当学习者发现抽象出的东西中具有某种共性的时候,进而就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一种领域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迁移到另外的领域。这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 )会贯通的成语
(融)会贯通融会贯通_百度汉语[读音][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近义]心领神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淹会贯通[反义]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生吞活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