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评价好的成语 形容好评的成语

形容好评的成语

形容 点评 成语 醍醐灌顶、高屋建瓴、金玉良言、所言极是、言辞凿凿、言简意赅、长篇大论、文从字顺、千篇一律、妙语连珠、一针见血、

关于评价的成语

1、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3、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4、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5、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6、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7、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8、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9、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10、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1、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12、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13、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14、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15、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16、后起之秀: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19、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0、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21、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22、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23、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24、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5、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6、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27、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28、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29、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30、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31、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32、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33、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34、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35、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36、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37、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38、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39、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40、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41、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像愚笨,不露锋芒。 42、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评价人好的词语有哪些?

高尚gāo shàng

道德品质高雅的人,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多么高尚的人啊!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有意义、不庸俗、高尚的娱乐。

谦虚qiān xū

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没有虚夸或自负;不鲁莽或不一意孤行。谦虚谨慎,说谦虚的话,谦虚一番。

虚心xū xīn

谦虚;不自满、不自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以纳下。——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无私wú sī

不只是顾自己的利益,无私奉献,没有私心。公正不偏私。左传.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热心rè xīn

热心肠,热忱,干什么就爱什么。热心集体福利事业。比喻人富同情心,或做事积极。如:「他很热心公益。」近热情、热中、热忱、热诚反冷淡、冷血、灰心亦作「热心肠」、「热肠」。

形容好评的成语有什么?

金玉良言醍醐灌顶 高屋建瓴金石之言刮目相看

形容“评价”很重要的成语有哪些?谢谢

醍醐灌顶高屋建瓴金玉良言所言极是言辞凿凿言简意赅长篇大论文从字顺千篇一律妙语连珠一针见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