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很迷茫的成语 形容人迷茫的成语

形容人迷茫的成语

浑浑copy噩噩形容质朴天真,亦形bai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茫然若失心中du茫zhi茫然然,像失去了什么。 茫无头绪一点儿头dao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1、迷茫如一团迷雾,让烦恼和你捉迷藏,只有找出烦恼的根源,找到解决的方法,制定计划,迈开步,按计划一步一步往前走,用计划刺破眼前的迷茫,才能破困得智,破茧化蝶,最终走出茫无边际的迷雾,拥抱快乐和成功的曙光。

形容一个人迷茫的成语

五里雾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3661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惝恍迷离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大梦方醒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读之下,伏查现在时势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详明,譬如大梦方醒,群疑尽释,欣感无已。” 倒三颠四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颠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出处:《朱子全书》卷六:“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要读《周礼》、诸史、本朝典故,一向尽要理会,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没顿放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彼此夙缘,颠颠倒倒,皆非偶然也。” 堕云雾中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昏昏沉沉 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昏头搭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搭脑,没些清楚。” 昏头打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头打脑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浑浑沌沌 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浑浑噩噩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魂不守舍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出处:《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魂不守宅 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精神恍惚 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蒙头转向 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出处: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懵懵懂懂 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迷离恍惚 迷离: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定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如痴如梦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明·李贽《焚书·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如堕烟海 堕:落。好象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如堕烟雾 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出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如梦如醉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如醉如梦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神魂颠倒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神魂摇荡 形容心神恍惚,难以把握。亦作“神摇魂荡”、“神魂荡扬”、“神魂飘荡”。 神经错乱 ①指精神病。②指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失去常态。 神迷意夺 指精神迷乱,情思恍惚。 神情恍惚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神思恍惚 神思:精神,心绪;恍惚:神智不清。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一者是心中不足,二者是神思恍惚,恰合眼父子相逢,正数说当年间阻,忽然的好梦惊回。” 失魂荡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失魂落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五里雾中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雾里看花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心神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唐·无名氏《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心绪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隐隐约约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不真切。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前一般。” 如堕五里雾中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形容内心非常迷茫痛苦的句子 和 成语

浑浑噩噩形容质朴天真,亦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茫然若失心中茫茫然然,像失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16530去了什么。 茫无头绪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1、迷茫如一团迷雾,让烦恼和你捉迷藏,只有找出烦恼的根源,找到解决的方法,制定计划,迈开步,按计划一步一步往前走,用计划刺破眼前的迷茫,才能破困得智,破茧化蝶,最终走出茫无边际的迷雾,拥抱快乐和成功的曙光。2、那些因迷茫而凝结起来的心情,仿佛一首低宛的曲子,不停地吟唱落寂的忧伤。翩浮的惆怅,晃若细长的触角,肆无忌惮地钻入肌肤的毛孔,像藤蔓一样伸展,入心入肺地缠绕,让我们窒息,让我们疼痛,让我们麻木。3、青黛色的烟霭笼罩在银白色的晨曦中,迷离在眼前的时候,天亮了,那么我看闲花开花落的时光还有多少?人生本没多少日子,除去我偶尔的伤感,这个该有的人生应该不是个错误。4、如果我知道我所要错的,那么我将会爱护我领有的所有,人生不外是得到后失去,而后合浦还珠的进程。有一些失去了,好像秋天枯败的花瓣总会有新开放的机遇,而有一些错过了一时,就错过了毕生。5、始终于不能很好的感触到一些生涯的中的幸福快活有些迷茫,有些担忧,盼望自己能好好的走下去吧,当前真的要自己一个人了,一个行将步入社会的人心底的一点感想。6、我迷茫了,于是有人说,迷茫是彷徨;迷茫是沙漠吗?于是我便试着彷徨;炙热的风吹来99万沙粒,铺天盖地而深不可测;来时的路呢?是丢弃了我还是被我丢弃了?那远处的一片树林,却又飘渺的像海市蜃楼。7、我徘徊,我想问你要答案,可我怕是我先毁掉那份我筑就了太久的美好,我亦不敢,怕你消失在我的城堡。8、心中虚无,拿捏不定,消极颓废,就是迷茫。9、一年又一年的时光抬高了头顶仓皇的天,一季又一季的雨水冲刷了脚底混乱的城。乌云密布,天光逃窜。你说,世界会从此静止无声么?10、因为迷茫而混沌,因为混沌而徘徊,当痛苦全方位的降临,语言也变成了一种累赘。于是我们沉默,我们孤独,我们落寞。寂静地离开繁华,带走所有的痛,一个人疼。11、有时候,很迷茫的去看前方,明明知道那片海没有你在,却还要固执的踏上火车去追逐那个有你不了解的爱。害怕总是真实的存在,精彩的孤单总是陪伴着我们。终究该明白:不能再在原地徘徊,不能再固执的守着不会回来的,不能再挣扎着看着你的不精彩。12、回首过去,我万般无奈,展望未来,前途又总是很渺茫。 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也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有品味。我沉默,不再离去……13、或许我们也很努力地追求过,很认真的探索过,细致地勾勒未来的蓝图,虔诚地浇灌希望的嫩芽……可是风雨说来就来,那么多的寻寻觅觅之后得到的是什么,依旧凄凄惨惨戚戚。14、或者寂寞,唯唯诺诺;或者叛逆,离经叛道,只将自己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祈求着虚无缥缈的原谅。15、没有解药可以解我们心中的故事,于是我们在彷徨中迷惑,在迷惑中挣扎,在挣扎中痛苦,在痛苦中迷茫,在迷茫中摸索,在摸索中失落,在失落中破碎,在破碎中得到我们所有的伤感……16、有时候,迷茫作为一种心情的宣泄,是可以平衡我们的内心的,无可厚非。迷茫,很多时候也如同彩虹前面的乌云和暴雨、电影周围的黑暗一样,与美丽、精彩同在。总而言之,迷茫也是人的一种神态,一种喜怒哀乐的演绎与诠释,不可或缺。17、有谁能够挽留住那些花朵?听任淡淡的清香揪心的惆怅。是否也在回忆那淡淡的雨夜,那盈盈的绿叶?而我终是做着这个世上最无聊之事,闲看花开花落,徒留伤心往事。18、很多时候都是迷茫于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自己不去想些别人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

迷茫的成语有哪些

五里雾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53737“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惝恍迷离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大梦方醒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读之下,伏查现在时势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详明,譬如大梦方醒,群疑尽释,欣感无已。” 倒三颠四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颠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出处:《朱子全书》卷六:“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要读《周礼》、诸史、本朝典故,一向尽要理会,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没顿放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彼此夙缘,颠颠倒倒,皆非偶然也。” 堕云雾中 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昏昏沉沉 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昏头搭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搭脑,没些清楚。” 昏头打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头打脑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浑浑沌沌 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浑浑噩噩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魂不守舍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出处:《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魂不守宅 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精神恍惚 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蒙头转向 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 出处: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懵懵懂懂 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迷离恍惚 迷离: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两月余酒食费,一定迷离惝恍,如梦乍回。” 如痴如梦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明·李贽《焚书·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如堕烟海 堕:落。好象掉在茫茫无边的烟雾里。比喻迷失方向,找不到头绪,抓不住要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如堕烟雾 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出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如梦如醉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出处: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如醉如梦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神魂颠倒 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神魂摇荡 形容心神恍惚,难以把握。亦作“神摇魂荡”、“神魂荡扬”、“神魂飘荡”。 神经错乱 ①指精神病。②指精神和思虑迷糊不清,失去常态。 神迷意夺 指精神迷乱,情思恍惚。 神情恍惚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神思恍惚 神思:精神,心绪;恍惚:神智不清。指心神不定,精神不集中。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一者是心中不足,二者是神思恍惚,恰合眼父子相逢,正数说当年间阻,忽然的好梦惊回。” 失魂荡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失魂落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五里雾中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雾里看花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出处: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心神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唐·无名氏《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心绪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恍惚,若有所喜。”唐·王洙《东阳夜怪录》:“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隐隐约约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影影绰绰 模模糊糊,不真切。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前一般。” 如堕五里雾中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形容人生迷茫的成语

浑浑噩噩、浑浑沌沌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53937、混混沌沌、稀里糊涂、胡里胡涂一、浑浑噩噩 [ hún hún è è ] 解释: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出自:茅盾《一个女性》:他自己在十六七岁时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 二、浑浑沌沌 [ hún hún dùn dùn ] 解释: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出自:田汉《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在湖南念书的时候,我还是浑浑沌沌的,不太晓得事情。三、混混沌沌 [ hùn hùn dùn dùn ] 解释: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翻译:仍然不知耕种的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四、稀里糊涂 [ xī li hú tú ] 解释:不清楚,糊里糊涂。出自: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他是睡大觉不成,怎么稀里糊涂的?”五、胡里胡涂 [ hú lǐ hú tú ] 解释: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出自:鲁迅《伪自由书·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形容迷茫的成语

前景堪忧前路未卜前途渺茫星光黯淡茫然若失茫无涯际茫无头绪茫无所知漫无边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