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的成语
信口2113胡言、信口开河、信以为真5261、深信不疑、通风报信等4102。1653
一、信口胡言 [ xìn kǒu hú yá内n ]
随口乱说。指毫容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二、信口开河 [ xìn kǒu kāi hé ]
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三、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四、深信不疑[ shēn xìn bù yí ]
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五、通风报信 [ tōng fēng bào xìn ]
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出处:清·颐锁《黄绣球》第二十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
关于信的成语都有什么
半信半疑、2113信誓旦旦、难以置信526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4102、善男信女、信口开河1653、版信口雌黄、言必信,行权必果、通风报信、信以为真、深信不疑、背信弃义、尽信书不如无书、将信将疑、言而不信、笃信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意忌信谗、贞信之行、去食存信、信嘴胡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办、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徙木为信、信而有征信受奉行、言而无信、鱼书雁信、信及豚鱼、鱼水雁信、弃信忘义、威信扫地、言信行果、偏信则暗、信手拈来、偏听偏信、疑信参半、不令而信、陇头音信、信马由缰、推诚相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谓予不信、信笔涂鸦、小忠小信、信口胡诌、鱼信雁书、民保于信、弃信违义、取信于民姑妄信之、言而有信、信口胡说、自信不疑、信外轻毛、花信年华、履信思顺、治兵以信、信言不美、违信背约、尾生之信、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云期雨信、果刑信赏、似信非信、达诚申信、一言之信、孝悌忠信、贪而无信、诎寸信尺、破除迷信、一枝春信、果于自信、昂首信眉、信以为实
形容诚信的成语
一言为定、一言九鼎、驷马难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46435、金口玉言、诚至金开等。1、一言为定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译文:程婴,我说话算数,决不翻悔,你再不必多疑了。2、一言九鼎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译文:毛先生一到楚国而使赵国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不敢再看过。3、驷马难追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译文:先生的话如君子君子啊,一言既出,驷马难追。4、金口玉言解释: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出自:晋·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沈默。使吾子栖迟穷巷,守此困极。”译文:朕说过的话不会更改,沈默很漠然,让我的儿子游息陋巷里,守此困极。5、诚至金开解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出自:杨靖宇《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译文:事在人为,如果到了金开,从有亮光相逢。
关于写信的成语
鸿雁传书:鸿雁:大雁.用其指书信往来.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3631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雁素鱼笺:指书信.雁足传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雁足留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关于书信的成语有哪些
雁足传书来、寄雁传书、蒋自干盗书、黄耳寄书、鱼bai封雁帖一、du雁足传书白话zhi释义:“雁足dao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苏武传》: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翻译: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二、寄雁传书白话释义:指传递书信。朝代:宋作者:黄庭坚出处:《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翻译: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三、蒋干盗书白话释义: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朝代:明作者:罗贯中出处:《三国演义》: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四、黄耳寄书白话释义:指传递家信朝代:晋作者:唐房玄龄出处:《晋书·陆机传》至黄耳寄书翻译: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五、鱼封雁帖白话释义:指书信。朝代:古代作者:苏州人士出处:《吴骚·步步娇·闺怨》:“湘江竭,燕山截,断鱼封雁帖。”翻译:湘江水枯竭,燕山断了,用鱼尾封住雁脚上的书信
形容书信的成语
陇头音信来lǒng tóu yīn xì自n解释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bai。出处元·高du明《琵zhi琶记·伯喈行路dao》:“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书信成语故事南朝时候,宋朝的陆凯与文人范晔关系特别好,经常书信往来。一天陆凯在江南采得梅花一枝,并做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寄给长安的范晔。范晔收到后感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