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四海一的成语 带有四海的成语

带“四海”的成语有哪些?

带“四海”的成语有四海为家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3738、五湖四海、扬名四海、九洲四海、四海升平等。

四海的成语有哪些

五湖四海、四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3731海之内皆兄弟、放之四海而皆准、名扬四海、四海困穷、四海升平、四海承风、四海飘零、放诸四海而皆准、囊括四海、推之四海而皆准、四海承平、云游四海、目空四海、富有四海、四海波静、四海他人、四海九州岛、眼空四海、四海一家、四海鼎沸、四海晏然等。一、五湖四海 [ wǔ hú sì hǎi ] 解释: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出自:春秋战国 孔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这天下所有地方的人,都是兄弟。二、四海之内皆兄弟 [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出自:春秋战国 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译文:做为一个大丈夫要尊重他人不能冒犯,对待别人要恭敬有礼貌,这天下之大,都是我们的亲人。三、四海升平 [ sì hǎi shēng píng ] 解释:升平:太平。天下太平。出自: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译文:我自从做上这个皇位开始,很幸运这段时间天下太平,各地没有起纷争。四、四海飘零 [ sì hǎi piāo líng ] 解释: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译文:云几次前来投靠,都怕袁绍觉得奇怪。这天下之大,却没有他可以落脚的地方。五、眼空四海 [ yǎn kōng sì hǎi ] 解释: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出自: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译文:渠这个人的眼里除了这天下其他什么都看不到,怎么会肯跟着别人的脚步后面走呢?

带四海的成语有哪些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一家]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43564[四海为家] 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四海他人] 指没有亲戚关系。[四海升平] 指天下太平。[四海升平]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四海飘零] 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四海九州] 指全中国。[四海皆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同“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鼎沸]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四海承风]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四海波静] 比喻天下太平。[志在四海] 犹志在四方。[扬名四海] 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眼空四海]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五湖四海]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囊括四海]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名扬四海]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九洲四海]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九州四海]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放诸四海而皆准]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四海而皆准]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四海的成语

成语:五湖四海 四海为家

有关四海的成语

四海为家 五湖四海 四海承风、五洲四海、扬名四海、四海九州、四海波静、四海他人、志在四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