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两在中间的成语 二在中间的成语

二在中间的成语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9663965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 寡二少双 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接二连三 接连不断。 器二不匮 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识二五而不知十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十二金牌 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百二关河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河山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金瓯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川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山河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尺二秀才 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尽”字的俗体“尽”字。 尺二冤家 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合二为一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连二并三 犹言接连不断。 连二赶三 急忙;赶快。 十二金钗 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十二万分 形容程度极深。 丈二和尚 (歇后语)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不擒二毛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国无二君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 毫无二致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家无二主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两面二舌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七十二行 泛指各行各业。 三平二满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天无二日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心无二用 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言无二价 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一差二错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一干二净 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一来二去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一雷二闪 形容躲避迅速。 一清二白 比喻清楚、明白。 一穷二白 穷:指物质基础差;白:指文化和科学落后。比喻基础差,底子薄。 一石二鸟 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样好处。 别无二致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法无二门 指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同“法出一门”。 感戴二天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狐不二雄 比喻两雄不可并存。 口不二价 指卖物者不说两种价钱。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三好二怯 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同“三好两歹”。 食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市不二价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市无二价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事无二成 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五零二落 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五男二女 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言不二价 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一百二十行 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一差二误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一差二悮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同“一差二误”。 一长二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一而二,二而三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一而二,二而一 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指意外的变故。 一狠二狠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 一清二楚 十分清楚、明白。 一身二任 任:职务,责任。一个人承担两种职务。 尊无二上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犹言国无二君。引申为至高无上。

两个数字在中间的成语

中间有两个数字的成语:乌七八糟乱七八糟,零七八碎污七八糟三六九等中间是数字的少

什么成语心两在中间

将心比心[读音抄][jiāng xīn bǐ xīn] [解释bai]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出处]宋·朱du熹《朱子语类》:zhi“譬如dao交代官相似;前官之待我者既不善;吾毋以前官所以待我者待后官也。……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例句]我也有子女,~,我理解家长们希望孩子升入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的愿望和心情。[近义]推己及人将胸比肚设身处地[反义]恩将仇报

也而在中间的成语

其实成语词典是没有这样的成语的,如需要,那就凑两个吧:(飞)也而(去)(盘)也而(上)

中间两个字是而不的成语

何乐而不为、可望而不可及、敢怒而不敢言、可望而不可即、敢怨而不敢言。一、何乐而不为释义: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6330为什么高兴还不去做呢?(既然高兴为什么不去做呢?)表示愿意去做,应该去做。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此地河道,为患已久,居民被害已深,闻贵人修治河道,虽士商人等,亦必乐于从事;况又发给工钱饭食,那些小民,何乐不为?”译文:这里的河道,已经危害地方很久了,百姓深受其害,听说贵人你要整治河道,即使是文士商贾,也一定会乐意帮忙的;何况又发钱给工人工钱和食物,那些工人,为什么高兴还不去做呢?二、可望而不可及释义: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出处:郭沫若《月蚀》:“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三、敢怒而不敢言释义: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译文:使天下的人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四、可望不可即释义:看得见,但不能接近。形容希望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出处: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译文:白云漂浮在碧空,只可望见而接触不到五、敢怨而不敢言释义: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出处: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译文:官吏无所避忌,白天也肆意妄为,使天下人民,内心有怨气而不敢说出来,内心有怒气但不敢讨伐他们。

上面一个人 下面是 两个共中间一个有 打一成语

无中生有。上面一个人,下面是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431两个共,是繁体“无”字(如图),中间一个有,又可以理解为中间生有,所以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自:战国 老子《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天下万物从有中来,有却又从没有中来

示例: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堪令耳目新奇。

反义词:捕风捉影、信口雌黄、无事生非、惹是生非、空穴来风、吹毛求疵、无兄盗嫂、三告投杼、三人成虎、造谣生事、胡言乱语、向壁虚造

扩展资料

反义词

一、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译文:听了他的话,洋洋满了,如果将可以看到;要求的,浩浩荡荡像系风捉影,最终不可能

二、无事生非[ wú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