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字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三个字的词语有哪些

三个字的词语有哪些

1、关于领导:2113

举旗帜5261,指方向,明方略,绘蓝4102图,谋大1653局,定政专策,管方向,把方属向,作决策,保落实,带队伍,促改革,忧之切,思之深,谋之远。

2、关于调研:

朝下看,往下跑,向下钻,俯下身,沉下心,下农田,询经营,问效益,聚村头,进地头,坐炕头,听民意,察民情,惠民生,解民忧,谋民意,暖民心,纾民困,勤走访,有底气,接地气,沉下去,融进去,走出去,拜名师,学标兵,取真经,开眼界。

3、关于谋划:

善谋大,善谋远,善谋深,动脑筋,谋思路,出点子,拿建议,想办法,想对策,花力气,找短板,瞄靶心,狠发力,有规划,有蓝图,有基础,有举措。

4、关于制度:

搭架子,定规矩,划边界,补空白,立新规,树导向,强监管,强基础,补弱项,增优势,添活力,做于细,成于严。

5、关于措施:

打基础,谋长远,搭平台,强龙头,建机制,出政策,优服务,求突破,稳增长,促转型,激活力,施法治,促民生,固根本,树形象,抓治理,抓延伸。

6、关于担当:

挑大梁,唱主角,扛重担,打硬仗,站队首,立潮头,当先锋,树标杆,站排头,做示范,先行者,排头兵,挺在先,冲在前,敢发声,敢拍板,坐不住,等不起,睡不着。

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1.安乐窝2113[ān lè wō]:泛指安静舒适5261的住4102处。

2.百世师[bǎ1653i shì shī]:品德学问可以做版为百代的表率权。

3.杯中物[bēi zhōng wù]: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4.闭门羹[bì mén gēng]: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5.不成器[bù chéng qì]: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6.掉书袋[diào shū dài]: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7.傲霜枝[ào shuāng zhī]: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8.白费蜡[bái fèi là]:源于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即白白浪费。

9.白日梦[bái rì mèng]: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10.百里才[bǎi lǐ cái]:古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

三个字的词语有哪些?

1、 安乐窝

拼音: ān lè wō

解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6释: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出处: 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举例造句: 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 宋·辛弃疾《题鹤鸣亭》

2、 半吊子

拼音: bàn diào zǐ

解释: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举例造句: 不必理会那个半吊子。

3、 单相思

拼音: dān xiāng sī

解释: 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愿望或热情。

出处: 明·高濂《玉簪记·村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举例造句: 她一味在单相思,根本不敢主动表达爱慕之情。

4、闭门羹

拼音: bì mén gēng

解释: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出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举例造句: 一次不见,第二次再去,谁知三番五次饱尝闭门羹。 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5、 池中物

拼音: chí zhōng wù

解释: 指养在水池里的小鱼小虾。比喻困在狭小天地里不能施展抱负的人物。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举例造句: 子建怀方抱智,终非池中物,若非早除,必为后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6、 挡箭牌

拼音: dǎng jiàn pái

解释: 古代可以抵挡刀箭用的盾牌。比喻推掉事情的借口或可你掩护的东西。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好在有了这块挡箭牌,诸事无碍,宽心一放。”

7、 打秋风

拼音: dǎ qiū fēng

解释: 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贤仆夫》:“当今北面官人,入则内贵,出则使臣,到所在打风打雨,你何不从之?”

举例造句: 你说打秋风不好,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后来做了皇帝。 明·汤显祖《牡丹亭·诀谒》

8、 邯郸梦

拼音: hán dān mèng

解释: 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 宋·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9、 阶下囚

拼音: jiē xià qiú

解释: 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举例造句: 他已经沦为我们的阶下囚。

10、 蠹书虫

拼音: dù shū chóng

解释: 蛀书的虫子。比喻读死书的人。

出处: 唐·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举例造句: 他是个蠹书虫,不知变通。

三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假惺惺

读音: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3736jiǎ xīng xīng

释义:假心假意的样子。

出处: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一折:想当日,楚屈原,假惺惺醉倒步兵厨。

近义词:假慈悲、假面具。

二、无底洞

读音:wú dǐ dòng

释义:无法填满的洞。比喻满足不了的物质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我说这些人,是个无底洞,多给他多要,少给他少要。”

三、忘年交

读音:wàng nián jiāo

释义: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出处:《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四、神枪手

读音:shén qiāng shǒu

释义: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

五、三脚猫

读音:sān jiǎo māo

释义:指做事技艺不精,现今的意思是:比喻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比喻新奇罕见的事物;形容水平不高,粗浅;形容蹩脚。

出处:最早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按非熊即飞熊,姜尚的号,渭水飞熊本指姜尚。文中讽只有三只腿的猫,却被人当成飞熊。

六、挑大梁

读音:tiāo dà liáng

释义:承担关键的任务,承担对全局有主要作用的工作。比喻起骨干作用。

七、空城计

读音:kōng chéng jì

释义: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有时也有贬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八、乱弹琴

读音:luàn tán qín

释义:比喻胡扯或胡闹。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一二:“该简者你却详而不简,该详者你又简而不详。本末倒置,批评你还不愿意?乱弹琴!”

九、马后炮

读音:mǎ hòu pào

释义: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无济于事。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十、替罪羊

读音:tì zuì yáng

释义: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服罪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