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一曲字的成语 含“一曲”七字成语有哪些?

含“一曲”七字成语有哪些?

没有含“一曲抄”的七字成语,含袭“一曲”bai的成语有且du只有三个。

一曲阳zhi关

读音:dao

[ yī qǔ yáng guān ]

释义:

阳关:古曲调名,古人在送别时唱。比喻别离。

出 处:

宋·苏轼《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词:“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宋·柳永《少年游》词:“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歌一曲(写出所缺的字,把成语补充完整。)

  ( )歌一曲——2113高歌5261一曲。  引吭高歌  yǐn háng gā4102o gē  解1653释引:拉长;吭:嗓子版,喉咙。放权开嗓子大声歌唱。  出处叶圣陶《醉后》:“她们引吭高歌的时候,曳声很长,抑扬起落。”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正音吭;不能读作“kànɡ”。  辨形吭;不能写作“亢”。  近义词放声歌唱  反义词默不做声、浅酌低吟  例句在联欢会上;他们~;手舞足蹈。

曲字开头的成语:

曲字开头的成语:曲高和寡、曲意逢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3曲突徙薪、曲径通幽、曲终奏雅一、曲高和寡 [ qǔ gāo hè guǎ ]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译文:他们都是严格按照曲调歌唱,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国家中属而和谐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二、曲意逢迎 [ qū yì féng yíng ] 解释: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愈喜。”译文:董卓偶染小疾,貂蝉衣不解带,刻意逢迎,董卓心里越高兴。三、曲突徙薪 [ qū tū xǐ xīn ] 解释: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出自:汉 司马迁《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译文:我听说有人经过主人的,看到他的炉灶的烟囱是直,旁边有积薪。客人对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否则将有火灾,主人默然不应。不久家果然失火,邻居们一起救他,幸好熄灭四、曲径通幽 [ qū jìng tōng yōu ] 解释: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出自: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译文: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五、曲终奏雅 [ qǔ zhōng zòu yǎ ] 解释: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出自:汉 司马迁《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译文:扬雄认为华丽的赋,鼓励百人,风一,就像在郑、卫之声,曲终而演奏高雅,不停开玩笑吗?

第一个字是曲的成语

曲尽奇妙、曲意逢迎、曲不离口、曲意迎合、曲尽其妙、曲高和寡、曲突移薪、曲肱而枕、曲学阿世、曲眉丰颊、曲里拐弯、曲意承迎、曲终奏雅、曲径通幽

第一个字曲的成语

第一个字曲的成语有:1、曲尽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265其妙成语: 曲尽其妙拼音: qū jìn qí miào解释: 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出处: 晋·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举例造句: 无何,曲尽其妙,虽长安无有伦此。 唐·白行简《李娃传近义词: 出神入化、跃然纸上反义词: 直来直去灯谜: 名歌集;好了歌;唱罢喝采用法: 作谓语、状语;形容表达能力强2、曲径通幽成语: 曲径通幽拼音: qū jìng tōng yōu解释: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出处: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举例造句: 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 清·俞樾《曲园楹联》近义词: 幽静山谷反义词: 繁华闹市用法: 作定语、分句;用于园林建筑3、曲高和寡成语: 曲高和寡拼音: qǔ gāo hè guǎ解释: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举例造句: 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近义词: 阳春白雪反义词: 下里巴人歇后语: 毛驴嗓门大灯谜: 一钩新月伴新主用法: 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4、曲突移薪成语: 曲突移薪拼音: qǔ tū yí xīn解释: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同“曲突徙薪”。出处: 清·李渔《玉搔头·媲美》:“曲突移薪计未忠,焦头烂额敢居功。”举例造句:多亏了他曲突移薪,否则情况很严重。近义词: 曲突徙薪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5、曲终奏雅成语: 曲终奏雅拼音: qǔ zhōng zòu yǎ解释: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出处: 《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举例造句: 这真是“曲终奏雅”,令人如释重负,觉得天皇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用法: 作宾语、宾语;用于文章或乐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