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没有精神振作不起来用什么成语。
一蹶不2113振[ yī jué bù zhèn ]
蹶:5261栽跟头;振:振作4102。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1653来。比喻遭专受一次挫属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
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宋·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至嘉祐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一跌不振[ yī diē bù zhèn ]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 ]
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有气无力[ yǒu qì wú lì ]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还饿得有气无力哩。”
成语接龙接不上来的成语有哪些?
责无旁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96438
行色匆匆
精妙绝伦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
大大咧咧
心存芥蒂
飞文染翰
土阶茅茨
还珠合浦
言之不预
哼哼唧唧
成语接龙接不上来的成语
成语接龙用四个字成语的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16135最后一个字与下一句成语的第一个相同的字,首尾相接不断延伸,形成长龙。最后一个字没有作为首字的成语就接不了长龙。
一、朗朗乾坤 [ lǎng lǎng qián kūn ]
释义: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出处:元·李文慰《燕青博鱼》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
二、责无旁贷 [ zé wú páng dài ]
释义: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三、风起云涌 [ fēng qǐ yún yǒng ]
释义: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后用“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 大。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白话译文:宋·苏轼《后赤壁赋》:“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笔顺
四、渺无人迹 [ miǎo wú rén jì ]
释义:看不见一个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亦作“渺无人踪”。
出处:沙汀《淘金记》十三:“从大道上望去,却就像一座渺无人迹的黄土荒山。”
五、始终不懈 [ shǐ zhōng bù xiè ]
释义: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出处:《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同时;我们必须尖锐地指出:‘骄傲自满就是勤学苦练、始终不懈的死敌。’”
形容看不下去了的成语有哪些?
1、惨不忍睹
读音:cǎn bù rěn dǔ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2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2、不忍卒读
读音:bù rěn zú dú
释义: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3、不堪入目
读音:bù kān rù mù
释义: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4、目不忍睹
读音: [ mù bù rěn dǔ ]
释义: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出 处:清·薛福成《观巴黎油面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
5、目不忍视
读音:[ mù bù rěn shì ]
释义: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